张氏看着沈双玉:“五姐儿可有大碍?”她上下打量一番,瞧着沈双玉的面色不错,就稍稍放心。
沈双玉道:“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被抓伤了手背。母亲后来送来了生肌膏,用了就好了,如今半点痕迹都没留。”她举起了左手,手背上皮肤光滑白皙,是半点痕迹都没有。
宋氏得知了沈双玉被猫抓伤后,宋姑姑就送了两瓶生肌膏到玉瑾院。
沈双玉自从猜着她并非宋氏亲生,又对比了她和宋氏的长相。在发觉五官和宋氏无一相像之后,她就再未计较宋氏的态度了。不过二人顶着母女的名头,宋氏送来的东西,她也接受得理所应当。
宋氏不知道她的心思。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沈双玉就多了一丝不明不白的忌惮,因为忌惮,进京又需要她,所以示好。她的示好,沈双玉也照单全收,只当成是进京的报酬。
一个一反常态地示好,一个退了一步不多求。如此一来,二人相处的也算和谐。
张氏松了口气,“没事就好。女儿家的皮肤最是娇嫩,该十分小心才好。也幸得是三嫂有生肌膏,不然,遥城先前禁令,要找生肌膏怕也是不容易。”
沈双玉笑而不语。
身后,喻如垂下眼睛,两瓶生肌膏如今还放在箱子里呢。
张氏回来之后,状态看着要比之前好太多了,她回了一趟娘家倒像是把她的八面玲珑都捡回来了。知道宋氏没出去,就絮絮地说着外边的趣事。
遥城下了禁令,永县却是没有受影响,而是一如既往地热闹。
而宋氏本是商贾女,未出阁之前也是常在外边玩的。只是嫁入沈家之后,因为沈王氏压着,她倒是压着本性只守在府里,但一颗心还是向往外边的。
张氏这么说,她也欢喜地回应着。
说着说着,张氏说起了在永县听来的闲话。
“在家里头,我听下人们说外边的流言,倒是听得了明王,哦,便是杭州的蕃王,其实早就回京了。但是,如今杭州里还有个主事的‘明王呢!”张氏压低了声音。
即便是宋氏,也听得不妥了:“这是怎么说?不是说明王回京了,杭州还有个明王?什么意思?”
张氏眨了眨眼,道:“这意思就是,有人顶替明王殿下在杭州做事呢!许是明王殿下的心腹,但……这遥城的疫病,也是这个人犯的错。”
沈双玉笑了:“天灾人祸的,这疫病归根结底,还是桐怀村那儿传出来的。要把错归到如今主事杭州的人身上,实在是太扯了。而且,明王回京,留下他的心腹主事也是正常吧。退一步说,疫病起算过错的话,看看如今,遥城的疫病眼看着就要结束了,也该算是功劳。”
张氏点点头,也没将沈双玉的话当成反驳,“我也是这样想的。遗憾的是最后一次杀人命案的凶手还没找到,要是找到了,该碎尸万段才行。”
第344章 永县流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