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疫病是因为命案而起。
一开始是从桐怀村而起,以行医大夫之名借宿与桐怀村的太医于和诊出了疫病,想法子通知了官府之后,桐怀村封村了。疫病一度可控,除了桐怀村的人之外,遥城甚至整个杭州的人都没事,往日里该做什么,那个时候也还在做什么。甚至是因为临近年关,节日众多,张灯结彩的时候不比往日少。而就在那个时候,桐怀村因为被苛待,得了疫病的人难以活下去,因此铤而走险想要进城去找官府质问。
于是遥城沦陷了。
沈双玉接手杭州的时候,正好是遥城刚刚沦陷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得了疫病的人会是多大的范围。因此,她也只能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的想法,将整个遥城封城了。
遥城封城,百姓连自己家门都不得出,一日三餐都只能在自己的家里解决。整座城的百姓,吃喝都要官府掏钱,而且除此之外,还必须搭建了一个病营、召集了医术可靠的大夫。百姓听话地不出门,不给官府添乱、召集了大夫,太医于和也研制有了有效果的药方,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得有足够的药材可以用。
而沈双玉一一给备齐了。
也多亏是如此,杭州的疫病才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被控制住了,甚至现在已经完全结束了。
沈双玉就百官都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在乾清门内开始了她的控诉——“明知遥城疫病如此,必须保证药材源源不断的能够给百姓使用,已知数量庞大,那自然时时得关注药材。可明知道如此,却有人故意在药材上下绊子,是以连官府出面,都难得在杭州附近的州府买到想要的药材。若非杭州之内有人出自行医世家,有门路能买到想要的药材,许是在一半的时候,这个疫病就已经治不下去了。”
“和朝廷赈灾拨下的药材和粮食,原本应该加急送往杭州,可却在杭州疫病亟待完全控制住、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送来。恕臣女直言,这赈灾之物,未免太过鸡肋。”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说朝廷的赈灾之物是鸡肋,普天之下也就沈双玉一人了。
“皇上,恕微臣愚见。”有御史开口,他稍微侧着身对着沈双玉,语气不大好:“怎么微臣听来,杭州之事竟然全是沈姑娘你的功劳吗?买不到药材,那是你的失职,买到了才是你应该做的!至于朝廷的赈灾之物,不过是在路上稍微耽搁了一下,在你口中竟变成鸡肋,简直是好大的胆子!”
沈双玉转头对着那个御史,御史看着已经年过半百,这会子正吹胡子瞪眼的看着自己。沈双玉轻笑出声:“这位大人好生奇怪。若是买不到药材是我的失职,那买到药材了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大人你的功劳吗?有功有过,当有规矩可言,而不是全凭大人这一张嘴来定夺。”
沈双玉收回目光,也没有给人说话的机会,又看着上位的皇帝说道:“杭州其他县城因为臣女着重于遥城而不满,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臣女每用一笔钱都给将详细的信息告知各位县城并作登记。买药材的时候因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够买到,用的都是臣女自己的银钱……”
她又看一下方才怼自己的御史:“当然,如果各位大人不信,杭州现在肯定还是有账面可以查的。连用我自己的体己买的药材,也要变成御史大人你的功劳吗?”
她用的不是官府的钱,最后却是用于百姓,这样子若是有人说不是她的功劳,那大可来争论。
那御史脸色变了变,“本官与你毫无干系,不过提出了本官的疑问,沈姑娘未免太过激动了些!不过!一个城所需药材量之大,那是以万计的,你一个姑娘家家,竟有那么多的体己能买药材?沈家财大气粗啊,是吧?沈大人?”他看向了沉默不语的沈奇文。
沈奇文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御史,眼里似有冰霜。
御史暗道无趣,转开了目光。
沈双玉嗤笑一声,道:“沈家往上数三代是从商的,臣女的娘家如今也是走的商路,臣女有些体己银子是要跟大人报备才对吗?大人如今是不想查杭州的账面,反而是要来查臣女的体己银钱了吗?不过也无妨,大人要查就查吧,没有见不得人的。”
作为朝廷命官却揪着女儿家的体己银子不放,嘴上说说就已经很不好听了,若真的去查……那他怕是得被人戳着脊梁骨了。
王御史这时候走了出来,替同僚解围道:“沈姑娘,实在不用这么咄咄逼人的。沈姑娘体己银子是多少,我等并不好奇。只是我还听闻沈姑娘前几天送了好几车东西去明王府,同样可见沈家家底颇丰。”
&nbs
第544章 胆敢欺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