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0章 民用五金[2/2页]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死命令,宁愿不赚钱,哪怕是赔钱,也不能出人命。”
  “不过最近来的那十几个小子有心气,跟船上说不结账,什么时候把船钱跑出来再算账。”
  他那大嘴一撇道:“我这人心慈手软,最是仁义您也是知道的,一艘船我只定了个50万的价。”
  “只要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别剑走偏锋,干上半年也就合伙把船拿下来了。”
  老彪子擀面杖似的手指头扒拉着计算道:“你想吧,我都跟他们说清楚了,给我干就是一趟五百,要是他们自己有船,那我就按船上的货来算钱。”
  “他们经手货物,咋可能不知道一船货能赚多少,各个都心气高,眼蓝着要赚大钱。”
  他一只手张开五指,一手比划了个二,说道:“五百对两千,只跑猪肉的话,就是这个价。”
  大飞也是有载荷的,五吨,也就是一万斤。
  公海上的冻肉其实也不便宜,200英镑一吨,换算下来也得六毛钱一斤呢,可能比国内市场上的都贵。
  有人问了,老彪子是傻哔吗?
  国内肉价卖六毛,他从外面费油费力地冒着风险六毛钱搞肉,这不是要把裤衩子赔丢了嘛!
  想想就知道了,菜市场上六毛钱的肉有几个人能买得到啊,一块二的肉能买到都算不错了。
  这里面供需关系不平衡,造成了至少六毛钱的差价。
  老彪子搞回来的猪肉去掉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至少还有一毛钱左右的缝可兑。
  也就是说,他平价从电子厂搞出去两百台电视机,每台按500块钱计算,那就是十万块钱出口成本。
  换回来十六万六千斤猪肉,能赚一万六左右。
  “小本买卖,不怎么赚钱,主要是为了卖船。”
  老彪子见周亚梅惊讶地看着他,微微一笑,解释道:“五十万一艘的海上飞车才是大头。”
  “割韭菜嘛——”
  李学武淡淡地说道:“不要怕他们赚钱,效率可以放慢一点,多培养几茬,慢慢地割。”
  “我懂,心里记着呢。”
  老彪子点点头,认真地说道:“不让他们把钱拿回去,怎么可能有更多的人相信跑船能赚钱呢。”
  “只有形成了一茬又一茬,前赴后继的下海赚钱浪潮,才是卖快船卖缉私船卖更快船卖更快缉私船的阶梯式经济发展节奏,换代只是为了让钱流动起来。”
  “呃……”周亚梅有些懵,她还真没仔细研究过这件事,不过她倒是知道老彪子在搞这件事。
  每次李学武来钢城,老彪子都会主动来家里见面,说一说工作上的事,早饭的工夫谈一下工作的安排。
  毕竟有些内容是不方便在信件或者电话里讲的。
  对于李学武的信任,周亚梅既感动又无奈。
  感动的是李学武养了她,给了她优渥的物质生活,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无奈的是,知道的越多,捆绑的越严重,她再也离不开李学武了,也离不开这个圈子了。
  有的时候圈子就是这样,无形的吸引力会牢牢地抓着人心,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就是逃不开。
  老彪子没在意她,是因为李学武信任她,所以有些话当面讲都无所谓。
  以后付之栋大一点了,可能要背着孩子,但作为组织的人事主管,她不是外人。
  “这是一个平衡啊——”
  见周亚梅不懂,老彪子笑了笑,给她解释道:“不怕他们赚钱,就怕他们赚了钱胡作非为,不知收敛。”
  “这个行当也不需要那么多船,那么多人,”他语态轻松地讲道:“有新人进来,就得有老人进去。”
  “淘汰掉一茬又一茬,后面的人才有机会赚到钱,才能继续给咱们打工,攒钱买船……无限循环下去。”
  其实老彪子说的收敛了,但周亚梅听懂了,生态平衡,物竞天择嘛。
  出口的电器掌握在回收站的手里,买船的渠道也在回收站的手里,甚至包括“进口”的货物处理。
  一切都是回收站说了算,包括船速。
  只要有更快的船出现,就会有不知死活的倒霉鬼被抓住,成为缉私的功劳,或者大海的养分。
  “那些猪肉或者商品……”她微微皱眉问道:“是不是会有风险啊?”
  “咱们没有啥风险,又不是兑给个人。”
  老彪子微微摇头说道:“现在这点儿量都不够各个单位瓜分的,供应链一散就啥都没影了。”
  “就算是一船一千吨的猪肉运回来,营城、钢城、奉城、吉城,只这四个城市就吃没了。”
  他给周亚梅讲道:“咱们赚的是辛苦钱,这不是开玩笑,给各个单位分的肉几乎不赚什么钱。”
  “红星厂在钢城一万多名职工,在营城有一万多名职工,奉城还有一万,每天大食堂就要走多少吨。”
  老彪子耸了耸肩膀,看了李学武一眼后讲道:“只要让工人和干部们吃上猪肉,就不会有人找麻烦。”
  “行了,忙你的去吧。”
  李学武知道他做的好就行了,有些事情没必要讲的太清楚,周亚梅也不用负责具体的事。

第680章 民用五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