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4章 万贯家财[2/2页]

替宋 醋溜肥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就连以前支持新政的一些官员,都公开出来反对了。
  “让我猜猜,是均公田和修武备吧?"
  “这还用猜?范大人的十条你是看过的!”
  对于修武备一项,范仲淹主张恢复府兵制。
  并且是全国进行实施,除了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之外。
  特别是边境地区,所有年满二十的男丁,在不影响务农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为期一个季度的军事训练。
  对于这个举措,丁原原本想以国家财政紧张为由,暂定在京畿路进行实施。
  可赵祯却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在黎九首的建议下。
  先以与辽国、西夏密切接壤的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以及京畿路为四个主要试点这才平息了朝堂上的争吵。
  而对于均公田这一项,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同意的。
  原本支持范仲淹的夏竦,转而也是反对起这一条法令来。
  因为夏竦家里与范仲淹、韩琦、富弼不一样,夏家几代为官,早就是大地主了。
  可以说夏竦的家产几乎遍布整个大宋,主要都是集中在富庶的地方。
  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
  所以范仲淹建议朝廷均衡一下所有官员的职田收入。
  给职田少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职谈的官员,按等级重新分发或者补发职田他们。
  使这些官员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
  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节为政,而对那些违法的人,也可予以惩办或撤职了。
  这么一来,这把火肯定要烧在自己的身上。
  夏竦见范仲淹一点都不考虑盟友的利益,只好当场倒戈,投入了反对派的阵营。
  面对夏竦的倒戈,范仲淹一点都不为所动。
  范仲淹虽然没有做过太多的调查,但他非常清楚,大宋立国之初就秉承着“不抑兼并"的政策。
  甚至连自己远在老家苏州吴县的堂哥,也借着自己的名头圈了几十亩地。
  丁原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消息的,在朝堂之上借着这个由头来攻击范仲淹提出的均公田这一法令。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范仲淹直接请旨,希望赵祯可以拿他堂哥做全国的典型抓起来,以正视听。
  “范希文,你这般作为,就不怕遭到天下人的耻笑么?"
  "丁大人,我范希文行的端、坐得正!俗话说,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何况是我的堂弟!"
  在范仲淹的强烈要求下,赵祯亲自拟了一道圣旨,发往江浙路苏州吴县。
  并同步将这个信息填入了第二天要发往各地的朝廷邸报。
  “范大人为了这个新政可谓是六亲不认了啊!”
  林桐心底虽然佩服范仲淹,可并没有什么同情。
  说到底,范仲淹还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并不是真正的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进行变法的。
  “金大人,这个跟我要钱有什么关系么?"
  "当然有关系,我下朝后问过胡大人了。陛下从边贸赚来的钱根本就不够用,全部贴补给了范仲淹施行新政!”
  "问丁原要啊!"
  “这个时候问丁原要钱给你?我怕你是在想屁吃!"
  林桐一脸黑线,“那怎么办?"
  “胡大人说了,过几天他会想办法,至少先给你一半!"
  “有一半也行啊,加上辽国那两位给的钱,足足有一万多贯了!”

第154章 万贯家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