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要好上许多。”
“小公子还真是实话实说啊,可以详细说说小公子口中的那黑暗的一百余年吗?”
“清军于1644年入关后颁发第一次的“
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
剃发令”,遂趁势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进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这便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后剃发令还是遭到江南的百姓们继续抵抗,于是清军对嘉定的老百姓进行三次屠杀,就是嘉定三屠。此外,文字狱古来有之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而清朝时期文字狱尤为兴盛。文字狱是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郑清璿顿了顿,摇了摇头想要将那些复杂的心情甩出脑海却怎么也甩不出去。
“1931年倭人发动了侵华战争,占领了东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倭人在大规模的屠杀,连妇女儿童和老人都不放过,甚至是发动了旅顺、南京等地的大屠杀事件,震惊世界......”
“岂有此理!”
朱仲渊打断了郑清璿想要继续说下去的话,他手里夹着的那根雪茄此刻早就被他扔在地上,脸上一阵红一阵绿。
“他满清,何来的胆子?他倭人何来的勇气?朕明日便要下旨,屠!他们屠了朕的百姓,朕也要屠了他们的百姓!当初武宗就不该心软!就该杀光那群倭人!”
“陛下......小子认为,如今这个世界已经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了。”郑清璿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冷汗,古人说的没错,天子一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说!”
“如今明清划江而治,倭地更是变为了大明的属地,自然不可能出现像小子认识的倭人入侵了。”
朱仲渊来回反复深呼吸了好几遍才好转一些,“小公子是在劝朕不要对倭人动手?”
看着朱仲渊那张被气的像煮熟的猪肝一样的脸,郑清璿的脑海里闪过了美和子的脸。
倭人有罪吗?毫无疑问他们是有罪的,但是在这个时空的他们真的有罪吗?在明国本土,民族歧视或许存在但是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倭地这种情况却截然相反,在倭地生活的明人看不起这些比自己低一个头“黄皮野猪”,倭人即使愿意与明人相互协作得到的也只是明人的欺压,久而久之倭人也开始觉得明人自大妄为不愿与明人生活。
想要倭人爆发出战斗力,就必须要倭人对大明产生国家认同感。这是必要条件,如果倭人不对大明产生归属感,没有对大明产生国家认同感,倭人永远只会是倭人,永远也无法融入大明的版图。
“依小公子之见,朕应该怎么做?”
朱仲渊的手指来回敲击着桌子,眼睛死死盯着郑清璿。
“小子认为,现如今对倭地最好的管理方式,第一、约束部署在倭地的军队。第二鼓励倭人与明人通婚。第三、结束对倭地的商品倾销,与军事化管理,将倭人与明人视为同等存在看待。第四、允许倭人参政但主导地位依旧掌握在明人手里。”
说着郑清璿咽了咽口水,长时间讲话导致其喉咙此刻有些微微的疼痛感。
“呵呵,那朕问你,若是倭人反叛该如何处理?若是倭人趁机夺取政权,导致大明丢失倭地,又该如何?郑小公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陛下!小子确实年轻,但风险与机会同等啊!”
“此事不得再提!”
第25章 大明无药可救(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