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章 北伐初定(四)[1/2页]

明1914 与其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们需要一款更加轻便的,即使在火力上不能与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媲美,但是一定要轻并且可靠性要高,这款枪要保证即便被泥泞浸湿我们的机枪也不会因此哑火。”
  戚云川的要求被各个军工集团所收到,但是这样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就像天方夜谭一样——根本无法做到。
  就在各大军工集团都在为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焦头烂额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以机械维修为生的小作坊却递交了一份奇特的设计方案。这份方案出自一位叫张寿山的老匠人之手,他曾在德国留过学,所学专业正是机械制造。
  "这是什么?"戚云川盯着桌上那份粗糙的设计图纸,眉头紧锁。图纸上的机枪构造与他见过的任何一款都不同,采用了气动原理,枪机结构极其简单,甚至就是钢材也不是像步枪一样需要军用钢,而是普通的建筑钢材就能做到。看外貌甚至不能将其称为是一款机枪,因为它根本没有机枪该有的任何特征,若非要将它称为机枪,便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射速。
  可惜唯一的缺点就是寿命太短只有3000发子弹的寿命,枪管便会因此报废。
  戚云川将图纸翻来覆去地端详,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款机枪虽然寿命短得令人咋舌,但其简单的构造和廉价的制造成本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因为其重量只有9.8kg完美满足该枪只需要一个士兵便能承担起全部重量,那3000发子弹的寿命带来的不只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首先是大大降低了士兵需要携带的子弹重量与后勤压力,别说泥泞就算是把这把枪丢进水里泡它几分钟它也能照样射击,其射击精度与未泡水之前的准度在十厘米之间。并且最重要的一点:便宜,并且要制造它甚至不需要兵工厂,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民用的机械工厂也可以轻松制作出来。
  这是一款完美符合伞兵的机枪。
  戚云川的手指在图纸上那简陋的枪管部分轻轻敲击着,三千发子弹的寿命,短得像个拙劣的玩笑。然而,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燃起了一簇野火。“就它了!”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最终新机枪被命名为伞兵机枪“蜂鸟”,意为伞兵专用机枪以及像蜂鸟一样小巧且轻便。
  就这样明帝国在1907年的春节缓缓度过,迎来了属于它的3月。
  对于明帝国而言这个3月与以往的3月没有任何不同,非要说的话那便是:伊里奇与托洛茨基闹掰了。两个人就共产主义在民众民族问题上吵了起来。
  伊里奇主张的是:革命无民族界限,全世界无产阶级都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资产阶级。
  而一向

第188章 北伐初定(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