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童贯送礼被拒,功臣凯旋受封[2/2页]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心:万一匪军降卒哗变闹事,岂不是他这个直接负责看押降卒的禁军统制,会被问责治罪了吗?
  现在,看押三万多名降卒的主官,换成了童贯大人,他王禀就感到一身轻松了。
  童贯笑呵呵地对王禀,说道:
  “王统制,咱家所宣官家圣旨,那两千名看押匪军降卒的禁军,亦要继续看押降卒,斩归咱家调用。”
  王禀看到圣旨上,实属也是如童贯所说的那样,他便立即答应道:
  “微臣王禀,谨遵圣旨。”
  童贯宣完了圣旨,
  他也要来了看管三万多名降卒的权力,便能为完成官家所交待的差事,准备好了充足的降卒劳动力,他自然很高兴。
  童贯对随行小宦官,道:
  “献上咱家为王将军准备的礼物。”
  王禀听得眉头一皱。
  小宦官将一个长条形的紫檀木匣子,献到了王禀的面前。
  王禀立即拱手道:“童大人,这是何意?”
  “哈哈哈……”童贯大笑,道:
  “咱家已经宣完了官家的圣旨,这匣中之物,是咱家送给王统制的薄礼,还望王统制笑纳。”
  正直忠勇的王禀,立即抱拳躬身,道:“下官不敢收受。”
  童贯老脸上的笑容僵硬,忍着心中的怒意。
  他心中暗道:“若非你王禀在这次平定方腊之战中,守城有功,深受官家宠信,他日定能飞黄腾达,咱家是你王禀的上官,岂会用如此贵重的礼物,来巴结于你这个下官呢?”
  童贯忍怒,强颜欢笑,道:
  “开打木匣,取出礼物,王统制定会喜欢的。”
  “小的遵命。”小宦官将那长条形的紫檀木匣子长在桌案之上,匣盖被打开之后,立即从匣子内泛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小官家取出匣中之物,只见是一把入了鞘的刀。
  那刀鞘之上,镶嵌着十多颗璀璨的宝石,一看就是不俗之物。
  “噌啷啷……”童贯亲自抽出宝刀。
  但见:
  刀身,寒光刺眼;
  刀刃,锋利无比。
  童贯笑呵呵地说道:
  “王统制,自古有言:宝刀赠英雄。
  咱家得此宝刀已经多年,思来想去啊,该赠给哪位英雄呢?
  便想到了在守卫南城之战中,率部誓死保卫赵官家,忠勇无比的王统制了。
  故此,咱家将这把宝刀,赠给英雄,还忘笑纳!
  请王统制,在战场之上,用此刀多多杀敌!”
  童贯边微笑,边说着,还刀入鞘,双手捧着宝刀,递到了王禀的面前。
  王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朗声道:“下官王禀,绝不敢接受童大人如此重礼。”
  童贯又死皮赖脸地将宝刀,强塞向王禀的怀中……
  王禀急忙向后退了数步,义正辞严,道:
  “下官已言至于此,断然不敢收受童大人之厚礼。
  若童大人非逼下官收此宝刀,那下官也只好将此刀,转承给赵官家了。”
  “哼!”童贯大怒,道:
  “好个不识抬举的王禀!!!”
  “砰!”童贯将已经入鞘的宝刀,重重地摔在王禀面前的地上,便一甩袍袖,气愤地走出了王禀的中军大帐。
  童贯愤然,心中怒叹:
  咱家,手握兵近二十年,权倾朝朝,西北军中将士,谁敢如禁军统制王禀这般不识抬举?
  哼!就连赵官家的后宫,自妃嫔以下受天子宠幸者,皆乐于收受吾童贯所献之金银钱财和宝物奇玩,并常在官家左右,吹着枕边风,为吾说着好话……
  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廷上下,以及宫中,谁人不言吾童贯,有度量能疏财?!
  并皆乐于笑纳吾童贯所散之钱财与宝物奇玩。
  吾童贯,门庭若市皆显贵,出入吾府多辅弼!
  可就是这个小小的禁军统制王禀,却不买吾童贯的好意!
  此时,禁军统制王禀,却在大帐内,高声喊道:
  “请童大人,将宝刀带走!”
  陪侍在童贯身边的小宦官,俯首躬身地问道:
  “大人,王将军让将宝刀带走,小的是取回来、还是留在那里呢?”
  已经走出中军大帐外的童贯,立即停下了脚步,怒目而礼问他话的心腹小宦官,反问道:
  “哼!跟吾多年,你说那宝刀,该不该取回来呢?”
  小宦官看到童贯驻足于王禀的中军大帐之外,便明白了其意,跑进中军大帐内,拾起童贯扔到地上的宝刀,狼狈地跑了出去……
  …………
  当童贯一行人走了以后,王禀新提拔上来的亲卫方庚,不明白地问道:
  “王统治,何故惹那位高权重的童大人不悦呢?”
  “唉!”王禀长叹一声,道:
  “非吾故意去惹这位媪相的。
  然则,他想赠宝刀,来拉拢吾。
  吾岂能弃忠君报国之志,投于阉货之门下乎?”
  黑大个儿方庚,长得虽然有点的愣头愣脑的,但是他是一个挺精明的人。
  方庚一下子明白了,王统制的心意。

第182章 童贯送礼被拒,功臣凯旋受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