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心中暗道:本宫只是点头同意官家您所说的安史之乱不能让杨贵妃一人承担罪责之事啊!
本烛是并没同意官家您纳李太真为妃之事啊!
可是,当郑皇后还想开口辩解之时,赵吉已经转身离去,留下了郑皇后一人在延福宫内发愣。
不过,独自在延福宫大殿内的郑皇后,回想往事,在李师师没有被赵官以道姑身份带入后宫之前,赵官家像极了晚年时的那位荒淫昏庸无道的唐玄宗李隆基……
可是,当李师师以道姑身份,随其师父文逸真君,入住龙德宫后,赵官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励精图治、并处治了众多奸臣贪官,甚至还敢御驾亲,征平定了东南的方腊之乱。
郑皇后心中暗道:
“官家,如今却像史书所载的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了!
难道这是因为矾楼花魁李师师入宫后,才给赵官家带来的改变吗?
本宫阻止官家纳化名为李太真的李师师入后宫,难道是本宫之错吗?”
……
赵吉没有理睬延福宫大殿里留下来的郑皇后,他进入偏殿,对梁师成道:
“朕方才与皇后之言,梁大官,你可听清否?”
“老奴皆听清了。”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道:
“官家,是否要老奴去龙德宫宣旨?”
赵吉微微一笑,心想大宦官梁师成还是有点用处的。
他便道:“不必去宣旨。朕要梁大官按婚姻嫁娶之六礼,帮朕操办此事。”
“啊?!”梁师成惊讶,不过他还是立即遵旨,道:
“老奴遵旨。”
梁师成十来岁时入宫净身,当宦官已经数十年,他还亲眼看到过当今天子兄的长哲宗皇帝大婚时,朝廷才按六礼操办的,那场婚礼的规模甚是宏大。
即便当今天子赵官家,因其在当端王时,便已娶了王氏为端王妃,而赵官家继其兄长哲宗之位后,便理所当然地册封端王妃王氏为皇后,即便是王皇后已薨,立贵妃郑氏为皇后时,也不用再行皇帝大婚之礼了。
可是,梁师成万万没有想到,当今天子欲纳矾楼花魁李师师充入后宫,却要行皇帝大婚前的六礼,这可绝对不合礼法的啊!
只有皇帝迎娶未过门的新皇后时,才会用到皇帝大婚前的六礼!
其实,梁师成也知道,除了皇帝大婚时要按六礼进行操办之外,普通百姓的婚姻礼仪,也都要按六礼去操办。
自西周时开始,例如:周文王迎娶太姒的时候,太姒之家在渭之阳,史书记载‘文王亲迎于渭。
以至如今的大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六礼之仪始备。
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共计六项。
宋朝崇尚文治礼仪,婚前礼更是遵循“六礼”。
其实,婚礼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婚前礼”、“成婚礼”和“婚后礼”。
“六礼”只是“婚前礼”,六礼过后,才能拜堂成亲。
虽然,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其婚礼的形式与士大夫和平民的婚礼完全不同,
但是,也要遵循“六礼”去进行,只不过是将六礼略加演变了一下。
因皇帝身份高贵,不需要去“求亲”,只需要派使者去传达,女方家必须奉诣成婚。
……
赵吉对遵旨后在那里迟疑着的梁师成,说道:“梁大官,按六礼,速速办成此事。”
梁师成有些为难地说道:
“老奴在宫中还当小宦官之时,喜逢十五岁之时的哲宗娶孟皇后的婚礼;
官家与李太真,若按六礼成婚,至少要准备个十五六日。
这期间除了要派礼部的使臣去奉旨问名,还要由太史局和司天监对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之进行占卜,并选好大婚之期,然后再祭告宗庙……”
赵吉大手一挥,道:
“朕派梁大官今晚就去奉旨问名,不必由太史局和司天监对李太真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了。
朕与李太真完婚之期,就在定在今日十一月十五。皓月正圆之夜成亲,岂不美哉?”
梁师成听完赵官家的话后,震惊不已。
“老奴遵旨,今夜定将李太真迎娶至延福宫内,与官家拜堂成亲。”梁师成立即遵旨道。
他心中暗道:“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怎么如此心急呢?!”
梁师成感觉越来越难猜圣意了。
其实,赵吉以大宋天子身份,纳李师师充后宫,又不是娶李师师当皇后,只要封李师师为贵人。是完全不必按照六礼去办的。
不过,穿越者赵吉在穿越前没结过婚,穿越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古代,怎么也要体验一下当新郎官的感受。
更何况,赵吉也想给李师师一个难忘的婚礼。
至于,赵吉当刚刚御驾亲征平定了方腊之乱凯旋而归后,就要与李师师成亲,虽然显得心急了一些,但是赵吉自有打算。
那就是,朕这个穿越者在这个关乎北宋生死存亡的着急时期,而对着金国强势崛起,朕是真没有多余的时间与花魁李师师进行耗时又费力的那种花前月下的谈恋爱了。
第192章 花烛明,影成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