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章 朕对曹辅、秦桧的态度和任用方式不同[1/2页]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203章,朕对曹辅、秦桧的态度和任用方式不同
  曹辅听到赵官家居然在朝会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大开御口,称赞他‘忠直敢谏、识人选才、举贤任能、独具慧眼,不仅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只不过,曹辅这位二十多年前的元符年间的进士,只因太过正直。他不愿巴结权贵,为官二十余年间,他也只是在六七品的小官之间徘徊不前,他少年时所立下的报效朝廷、为国为民的青云之志却难以实现。
  如今,曹辅难以置信地听到赵官家之言:
  “朕若让曹爱卿,毛遂自荐,曹爱卿认为你可升任…何职?”
  “扑通”一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曹辅,跪伏在大殿上。
  此时,朝会之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羡慕地望向了新晋宠臣曹辅。
  大宋的文官深受儒家那仁义礼智信、以及其中的自谦思想的影响,曹辅听到赵官家让他自己举荐自己出位高位,他怎么能好意思向赵官家要官当呢?
  曹辅叩首,回奏道:
  “微臣曹辅叩谢圣恩,
  然则,微臣何德何能,岂敢毛遂自荐?
  微臣无论身处何位,皆不敢忘记忠于陛下、忧国忧民、为朝廷效力!”
  此时,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听着赵官家和曹辅的对话,已经看出赵官家这是有意想提拔曹辅啊!
  郑居中非常钦佩曾经敢于进谏他的这位皇帝妹夫赵官家,不要微服私访‘夜宿某娼妓之家的谏臣曹辅。
  如今,面对着赵官家想提拔重用你曹辅这个势不可挡的形势,你曹辅居然还表现得如此淡泊明志?!
  郑居中心中暗叹:曹辅,你这个人确实是位正人君子!赵官家给了你自行选官之良机,你却不把握住,还那么自谦?!
  向来都是站队在赵官家这方的郑居中,出列叩拜道:
  “陛下圣明,监察御史曹辅属实如陛下所言‘忠直敢谏、识人选才、举贤任能、独具慧眼。
  如今,御史台下辖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而在察院中任监察御史的曹辅,监察百官,忠直敢谏,举贤任能,实乃我大宋不可多得之良臣。
  而御史台本应该设置两名御史中丞,现今却只有一位御史中丞。
  故此,微臣郑居中,举荐曹辅升任御史台中丞。”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
  在这次朝会上的文武百官,皆知大宋朝的官制,基本上沿袭唐制。
  元丰改制后,恢复设立了御史台官署,职掌同唐朝,但不设留台,外官不带御史台官衔。
  御史台正常情况下应该设有: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一人;正五品或以上官阶的御史中丞二人。
  而在大宋,皇帝怕一些重要部门的主官权力过大,故而主官大多时候不实授。例如枢密使就不常授,而是由领枢密院事或枢密院副使行正使之职权。
  同样,御史台的主官御史大夫也不常实授,而是由副职的御史中丞实际上行使主官权力。
  如今,郑居中举荐刚刚当监察御史才一个多月的曹辅,出任御史中丞,若得到赵官家的同意,那么曹辅在御史台的官职晋升历史记录中,他是升官速度最快的那一位了。
  参加这次朝会的文武百官,个个都是人精。他们看到向来甚合圣意的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站出来举荐了新近得宠并委以重任的曹辅后,
  他们也出列,纷纷附和着郑居中的举荐……
  “微臣赞同燕国之言……”
  “微臣亦要举荐曹御史出升御史台中丞……”
  文武百官的附奏声,接二连三。
  可是,这些群臣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心口不一的。
  他们嘴上不得不附合着郑居中的举荐,可是他们的心里却在叫苦:
  若这位忠直敢谏的曹辅,真的升任到了御史台中丞的高位上,那么,日后自己为官行事时,可要提着十二分小心了。
  赵吉微笑着,看向群臣。
  他知道,群臣能如此一起举荐曹辅,这跟朕这位大舅哥郑居中率先举荐有关。
  郑居中是朕如今的后宫郑皇后的从兄(堂哥)。
  以前,郑居中在他中举后初入仕途时,他喜欢借着那时还没有当上皇后的郑贵妃深受朕的恩宠,他郑居中愿意在朝中显摆他是皇亲国戚。
  ‘(郑)居中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
  之后,郑居中被朕的原主宋徽宗提拔在高位上,
  虽然,郑居中没有特别大的功绩,不过他干的还算中规中矩。他能举荐贤能,特别是他郑居中在未来,对待大宋是否与金国联合灭辽的立场上,还是能为大宋的国运考虑的,并正确地坚持己见……第203章 朕对曹辅、秦桧的态度和任用方式不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