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9章 若金灭辽后攻宋,将奈何?[1/2页]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吉已经萌生出了废掉太子赵桓之心!
  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个好时机……
  只不过,赵吉知道现在,还不是废掉这个怂货太子的最佳时机。
  毕竟,不可能因为太子在那投掷场中没有扔好手榴弹,而废掉太子吧?!
  那样的话,朝堂忠臣还不得“炸窝”了吗?
  他冷冷地赵桓说道:“太子平身,到一旁休息,压压惊去吧!”
  赵桓叩首谢恩道:“谢父皇,儿臣遵旨。”
  他起身退到一旁。
  赵桓并未真的敢去休息,而是低着头,提心吊胆站立在这观战高台的护栏边。
  赵吉也没有去理睬这个不争气的太子赵桓,而是开口去问,那两名救下太子的投掷手护卫的姓名,并对他俩大加赞赏了一番……
  赵吉道:“二位护卫忠于大宋,在危急关头,处乱而不惊,敢于能挺身而出,救下太子,有功于社稷。
  朕赐二位‘金牌投掷手护卫封号,每人每月领取双倍月俸!”
  赵吉之所以如此对待他俩,就是想让普通的军卒比皆知晓,在朕的英明统治下,有功者必当受到赏赐。
  这种赏赐,对于那两名掷弹手算是很高的了。
  但是,对于身为皇帝的赵吉来说,还真不算高。
  赵吉之所以没有给他俩更高的赏赐,主要还是怕他们俩骄傲……
  现在,大宋还缺少能培养出杰出的火器使用者的教官,这二人无疑可以成为很优秀的投掷手教官,将来应该能教出更多的优秀投掷手。
  现在,朕若是给他们俩特别丰厚的奖赏,那么,他们俩就不能安心于只当小小的掷弹手教官了。
  那两名投掷手听到大宋天子不仅赐给他俩如此特别的封号,还给他们俩涨了一倍的月俸,他二人自然无比欢喜。
  他俩跪地叩首,对赵官家感激不尽道:
  “小人谢主降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微一笑,鼓励道:“二位爱卿平身。将来在军中培训投掷手之事,朕希望二位亦如今日之良好表现。
  二位爱卿平身,暂且退下吧!”
  “小人遵旨,拜别官家。”
  那两名投掷手护卫高高兴兴地退下,走下了观战高台。
  ……
  此时,跪在赵吉面前的还有两个人,分别是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
  其实,之前赵吉站在高台之上,对赵楷和赵构在扔手榴弹的过程中的表现,看得是一清二楚。
  甚至,赵吉曾看到,在太子赵桓没有扔远手榴弹有生命危险时,康王赵构和郓王赵构的某些细节动作。
  以此,赵吉大概能看出赵楷和赵构当时的想法……
  不过,赵吉看破,却不说破。
  他并不怕诸多皇子中,有为了得宠,甚至为了东宫之位而相互竞争的事情发生。
  那样才能优胜劣汰,才能为大宋‘物竞天择出最优秀的皇储。
  赵吉暂时并不想当面揭穿郓王赵楷那种的巴不得太子出事的心理,
  但是,他还是可以对他俩扔手榴弹前后的表现,来教育一下他们俩的。
  赵吉悠悠地说道:“楷儿、构儿,在扔手榴弹过程中,表现得都很出色。”
  郓王赵楷道:“儿臣多谢父皇夸赞……”
  少年康王赵构也立即谢恩道:
  “儿臣多谢父皇夸赞,然则,儿臣在扔手榴弹时,照比三哥扔出那么远的距离,可差远了!”
  赵吉听后,默而不语。
  郓王赵楷很想在父皇的面前表现出‘兄友弟恭的样子,他立即替康王赵构辩解道:
  “父皇,儿臣觉得,如今九弟还差三个月才满十四岁,扔手榴弹时能扔出二十余步远,已经很难得了。
  若九弟他长到了儿臣这么大的及冠之年时,九弟定然能与儿臣扔得差不多远的!”
  赵吉冷笑道:“楷儿,你以为你手榴弹扔得远,此次你的表现在朕的心中胜过构儿了吗?”
  天资聪颖的郓王赵楷,立即明白了自己败在了哪里,他叩首道:
  “儿臣之败,在于听到父皇让吾等谁有勇气去试扔手榴弹时,儿臣不如九弟之能,儿臣犹豫了。
  父皇圣明,看出了儿臣当时的一丝懦弱,没能像九弟那样敢于第一个去试扔手榴弹。
  儿臣败得心服口服!”
  与赵楷同跪在地上的少年赵构,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扔手榴弹时才扔出了二十多步远,而哥赵楷扔出了五十多步,却因为还没有扔手榴弹前就已经在父皇的心中分出了胜败?!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楷儿不愧是前年的科举状元,聪明无比啊!
  不错,正如楷儿你分析的那般,朕富有四海,兵将百万,何缺尔等这些皇子去当投弹手呢?”
  赵楷和赵构赞同地点了点头。
  赵吉走到郓

第239章 若金灭辽后攻宋,将奈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