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3章 中兴四将,朕集齐了[1/2页]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啪!”又一声鞭响……
  赵吉扬起马鞭,再一次抽打在西夏濮王李仁仲的尸体上,怒骂道:
  “历史车轮滚滚,谁能阻止统一?”
  “你却螳臂当车,宁死也不降宋!”
  “李仁仲,你妄想阻止朕率大军一统华夏,此罪恶极,该挨此鞭。”
  赵吉官家的言行,让在场的郓王赵楷、康王赵构、枢密使宗泽、熙河经略使姚古等人,看得热血沸腾,心中都对赵官家敬佩不已。
  在一旁,那位秉笔直书的起居郞,原本认为赵官家对宁死不降的敌军主帅李仁仲鞭尸的这种行为,是违仁君之名的。
  可是,当他看到赵官家对李仁仲鞭尸了两次,每一次都能讲出深明大义的道理来,他反而觉得赵官家对李仁仲的鞭尸,没有什么不对,反而应该再狠些鞭打,才解恨呢!
  起居郞被赵官家的霸气所震慑,令他拿炭笔的右手,不住地颤抖着,使他写在纸板上的字,都有些歪歪扭扭了。
  他并不太在意自己因为心情激动,而写下的这些比平时差远了的字迹。
  反正等有空闲时,他还要将这些写在便携纸板上的赵官家言行记录,重新用毛笔誊抄在《天子起居注》上。
  此时,这位起居郞的心情,兴奋无比。
  他有幸能记录下赵官家御驾亲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马踏敌西京城、对敌主帅濮王的鞭尸等一系列壮举,他感觉自己骑着小毛驴跟在赵官家身后一路西征,哪怕是屁~股和两条大腿都磨破了,现在还隐隐作痛,付出的这些都是值得的。
  他情激动,双手颤抖,在抖动的纸板上,用炭笔记录着赵官家方才的言行:
  【官家在夏国西京东城扬鞭,对夏濮王李仁仲二次鞭尸,怒斥其罪:
  “历史车轮滚滚,谁能阻止统一?”
  “你却螳臂当车,宁死也不降宋!”
  “李仁仲,你妄想阻止朕率大军一统华夏,此罪恶极,该挨此鞭。”】
  这位起居郞亲笔记录下赵官家这几句足可名留青史的豪言壮语,他的心情澎湃不已,久久不能平复。
  赵吉问向韩世忠留下来的那名小校道:
  “李仁仲自刎前,有何遗言?”
  小校急忙如实启奏道:
  “李仁仲自刎前,曾言:
  ‘孤恳请赵官家,念在我大夏国的陪都——西京城,在百余年前,亦是大宋的灵州城,宋军攻入此城后,请善待城内百姓,恳求千万不要屠城!
  最后,李仁仲以剑架颈,仰头望天,高喊出:
  ‘西京失守,孤之罪乎?!
  ‘悠悠苍天,何薄于孤?!
  然后,韩将军和吾等兵将,想冲上前夺下李仁仲手中的宝剑已晚,他却毅然决然地挥剑自刎,血溅城头了!”
  赵官家身旁不远的起居郞,竖起双耳认真地一边听着,一边奋笔疾书地记录着。这可是第一手史料,他感觉自己跟着赵官家御驾亲征,真的没有白来,这种李仁仲的自尽堪比项羽自刎,自己记录下来,后世修史时,都得从自己写的《天子起居注》里面引用。
  赵吉他听完这名小校的转述李仁仲的遗言,也不得不佩服李仁仲确实是西夏国的一个大忠臣。
  可是,西夏国现在是大宋的敌国,敌国的忠臣越多,那对于朕的大宋就越不利。
  “呵呵……”赵吉听完这名小校的转述李仁仲的遗言后,故意嗤笑一声,用马鞭指李仁仲尸体,高声斥责道:
  “李仁仲,你妄言:悠悠苍天,何薄于你?”
  “朕告诉你原因:乃是,朕得天助,而你们夏国却失助;故此你是阻拦不了朕御驾亲征一统西夏的!”
  “啪!”赵吉说完,扬鞭抽下,打在李仁仲冰冷的尸体上。
  赵楷、赵构、宗泽、姚古、皇城司亲从官家、以及引路的那名小名,皆不住点头,赞同赵官家所言甚是在理。
  那名起居郞,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如实记下了赵官家的言行,并由衷地写下了赞辞:
  “赵官家真天子也!得苍天相助,将一统西夏!”
  ……
  赵吉仔细打量着李仁仲的遗容,那独眼中透出的坚毅与不屈,让赵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
  他提着马鞭,一指李仁仲的尸体,说道:
  “李仁仲,你有如此三项大罪,故朕抽你三鞭。”
  “朕亦要将你暴尸街头三日,让西京城内百姓看到你的惨死之状,让他们知道抵抗我大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宗泽、姚古等人,皆认为赵官家这样处理甚好,可以震慑西京城内的百姓,让他们屈服于强大的宋军。
  赵吉环视左右,又道:
  “朕虽痛恨李仁仲死守西京抵抗我大宋正义之师,亦敬其宁死不屈、忠于夏君、以身报夏国。”
  “朕决定:将李仁仲暴尸三日后,对其进行厚葬,并赐其谥号为‘大宋夏州忠烈侯。”
  宗泽和姚古,都看出了赵官家的深远用意。
  赵官家对李仁仲鞭尸和即将要进行的暴尸街头,皆是为了震慑西夏还想抵抗大宋的军民,让们知道,像李仁仲这种抵抗大宋的行为,就是螳臂当车行为,都是徒

第323章 中兴四将,朕集齐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