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北邙山救驾[1/2页]

三国大军阀 明末逐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洛阳北邙山行宫。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神情各异的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吃着手中的食物。
      大殿外则是一队羽林军,大殿内各处走廊下,则是聚集着一大批健壮的宦官,这些人都是十常侍的义子,亦或者子孙。
      而大殿一旁的偏殿内,惊魂未定的何太后,看着瑟瑟发抖的儿子刘辫,也就是大汉的皇帝,眼中有怜惜,亦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相反一旁年近九岁皇子刘协,虽然也是脸色苍白,但却一直在安慰刘辫:“皇兄莫慌,朝中众臣皆在,定会派人来救我们。”
      “皇弟,朕不想死,朕好累,好饿、好渴啊。”一夜的狼狈逃窜,刘辫可是亲眼目睹了无数士卒将领死在面前的。
      一路的惊吓,以及劳累,早已经让他心胆俱裂。
      “皇兄稍等,吾这就去让那些狗奴才把食物送来。”刘协壮着胆子站了起来,朝着大殿方向走去,虽然他也很害怕,毕竟只是一个孩子,不怕才怪了。
      但他依旧迈着小步伐,握着拳头一步步走了出去。
      大殿之上正在狼吞虎咽的张让等人,正吃得起劲,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起,大殿一侧的皇帝太后可没有吃呢。
      当然,他们可不是忘记了,而是他们心中明白,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太后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满朝文武群起反对,人人对他们喊打喊杀,现在就算他们挟持皇帝、皇后也保不住他们的性命。
      “报,行宫来了一支兵马,为首的大将自称陆信,说是奉命前来护驾的。”
      一名羽林校尉站在大殿宫门外喊道。
      正在啃着卤肉的张让,赫然站了起来。
      “哈哈,天不绝我,天不绝我啊!”张让疯狂的大笑着站了起来,喊道:“快,快请安风候入内。”
      而一旁原本默默无声的赵忠等十常侍,脸上皆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他们可都知道陆信是张让举荐入朝为官的,这些阉贼自然而然的把陆信归纳为了自己人。
      这个时候,不管是京师的任何大臣统兵而来,等他们也许都是死路一条,唯独陆信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北邙山行宫外。
      一马当先之人自然是陆信,左右则是赵云、许褚、韩绫、陈到、王列以及在细阳城,收留的吕范。
      如今吕范是陆信军中主薄,负责协助陆信处理军中军务,而吕范如今的家人,则都跟随徐晃、何仪、屈晃、陈化前往安风侯国安置。
      说起来安风侯国并不是本朝新立的侯国,事实上安风侯国在两汉时期,一直都存在过,只是断断续续的废立了。
      朝廷封陆信为安风候,也不是盲目封的。
      当时陆信屯兵细阳城,而安风侯国距离细阳,也就两百多里,属于庐江郡治下的侯国。
      安风侯国地靠大别山山脉,虽然地势偏远,但这里可是一块宝地,不但拥有广袤的森林,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更有大片大片等待开荒的土地。
      陆信进京之前,特意去安风侯国视察过两天,对于这座地处大别山脚下的小城,他可是十分满意的。
      这次北上京师前,陆信特意叮嘱徐晃,一定要抓紧时间开垦荒地,争取今年种上粮食。
      战马之上的陆信,面色平静,锐利的双目紧紧的盯着宫门,低声道:“待会宫门一开,子龙、仲康你们随我冲上去,务必夺下宫门。”
      “陈到、吕范你二人各率一支人马包围行宫,绝对不许一人走脱。”
      “诺!”马背上的众人,纷纷齐声应道。
      “吱!”
      就在陆信话语刚刚落下时,沉重的宫门从内推了开来。
      出现在陆信面前的正是张让那张白皙的脸庞,不等陆信开口,张让竟然兴奋的领着十常侍一行宦官,喊道:“安风候,咱家总算盼到你了……”
      面对张让一行兴奋的态度,陆信一愣,便明白了这些家伙,显然误会自己是来救他们的。
      “张常侍,陛下可安好?”陆信缓缓的驱动战马,朝他们走了过去。
      既然张让他们对自己丝毫没有防备,陆信自然没有必要立即冲杀上去,以免对皇帝造成误伤,那自己这千辛万苦的救驾之功,可就白瞎耽误功夫了。
      “安风候放心,陛下、太后皆在内殿休息呢。”张让露出他那鸭公嗓笑道。
      “那就好,张常侍辛苦了。”陆信笑呵呵翻身下了马,向赵云、许褚、韩绫打了个眼色,众人这才纷纷下马,一脸和善的跟了上来。
      “那就有劳张常侍与诸公,立即带本候去觐见陛下。”陆信上前一步,一手挽着张让的手,亲切的笑道。
      “那是自然,安风候快随我来

第75章 北邙山救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