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七章 长安[1/2页]

我在六朝传道 日日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长安城,斜阳斑驳,东风阵阵,迎来了一匹白马。
      马背上的人,身穿道袍,两手空空,举目四望。
      城门处,两个身穿甲胄的武人,见到他后神色一动,互相对视一眼。
      等到白马近前,其中一人上前,问道:“可是正经道人?”
      “不是。”马背上的人轻笑道。
      武人有些失望,哦了一声,还没说话。
      马背上的道士紧接着说道:“是正经大圣。”
      两个等待的武人眉头一皱,把这个道士先在心底臭骂了一顿。
      “吾皇在宫中设宴,请与道长一晤。”
      “带路。”
      马背上的正经大圣,自然就是李渔,他说话十分简洁,两个字之后闭口不言。
      长安城内,不同于汴梁的随意率性,这里严格按照坊为单位,来规划建造。
      从宣平坊往西,依次是永宁坊、永乐坊、光福坊,再往前,便是长安城纵贯南北的中轴线:朱雀大街。
      出宣平坊西门,向南便是大路。长安城东西各开有三座城门,这条大路东连延兴门,西通延平门,是东西方向的主轴之一。
      路面的宽阔,和汴梁不相上下,比坊内的大街宽了一倍,足有二十丈。
      虽然已经见识过汴梁城街的宽阔,再看到这条六朝名城的主干道,李渔仍然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街道,如果说十丈宽的坊街相当于双向八车道,二十丈的城街相当于双向十六车道,而眼前的朱雀大街足足有五十丈宽,根本不能以车道比拟,就如同一片辽阔的广场,浩浩荡荡通往正北方的皇城朱雀门。
      长安城共有十一条南北大街,十四条东西大街,全城一百零八坊,被朱雀大街分为东西两半。
      中间宫城对应四坊,东西各有三坊。
      中间四坊规模较小,只在东西两面设有坊门,避免冲犯了宫城的帝王之气。
      朱雀大街路面全部用条石铺成,两侧设有丈许宽的排水渠,街旁栽植着成排的槐树、柏树、柳树、杨树、银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即使冬季枝叶凋尽,残余的树冠依然是庞然大物。
      眼下春风送暖,冰雪消融,街上士女如云,车马相连,极尽繁华。
      照夜玉狮子,载着他随侍卫前往太极殿,大唐皇帝的宫寝。
      李渔没有理会两个侍卫的鄙视,在他们看来,道人和大圣一样,都是道士。
      但是李渔自己知道,差着境界呢,自己叫大圣不是抬高自己,而是境界到了。
      这是诚实的表现,足够对得起正经两个字。
      这两个侍卫,如何能懂。
      到了内城门外,站着一位道士,丰神如玉、眉宇清朗。
      “这位可是正经道人?”
      “不是,是正经大圣。”侍卫们打趣道。
      道士眼色一亮,拍手道:“合该如此,道友请下马。”
      李渔下马之后,众人才发现,他这马没有缰绳。
      李渔拍了拍照夜玉狮子的鬃毛,说道:“你在宫外不要乱走动,等我出来。”
      马不屑地嘶了一声,扭过头去。
      李渔从腰里解下酒囊,骂道:“畜生,别乱跑,不然打断你的腿。”
      白马十分谄媚地在他身上蹭了蹭,马首频点,甚至咧着嘴笑了起来。
      然后在侍卫们目瞪口呆中,叼着酒囊走开了。
      李渔笑道:“还没请教?”
      道士笑着说道:“大唐钦天监将仕郎李淳风。”
      “久仰久仰。”
      “哪里哪里。”
      两个人互吹了一阵,漫步走进太极殿,层次宫门一一打开。
      两旁站着红色甲胄的侍卫,是大唐的翊麾校尉,专司皇宫警戒。
      李渔笑道:“长安城中,人气恁旺,不愧是盛唐气象。”
      李淳风也笑着说道:“长安每至年关,人烟最是稠密。单是赶考的士子便有数千人,所带的仆役、随从,人数逾万。还有回京述职的各部官员,前来贺岁朝觐的藩镇使节,四夷使者,城内的客栈旅舍全都住满,一室难求。”
      “如今虽然年关已过,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回去,所以还是如此繁密。”
      李渔眼皮一抹,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长安城是名利场,我看那街道上,道士。沙弥极多,看来便是佛道两门也不能免俗啊。”
      “这也是人之常情,既然生而为人,谁人不争,谁人不抢。”
      这句话之后,李渔便不再继续说,他心中有了数。
      道门不甘心被佛门打压。
      尤其是佛门的手段有些卑劣。
      道家秉持着对唐皇的忠诚,没有隐瞒女皇的事,也没有胡吹大气。
      但是佛门却说一些虚无缥缈的话,刻意地让陛下以为他们能消除掉女皇登基乱唐的天命。
      并且借此实现了打压道门,一家独大的格局。
      很快,进到太极殿中,殿内没有多少人,李渔打量了一下,除去侍卫,只有十四个人。
      李渔注意到,到了这里面,侍卫又换人了。
      这些侍卫气息悠长,比外面的翊麾校尉,又厉害不少。
      这应该就是大唐的天策军,隶属李世民的心腹天策府。
      他走到殿中,抬头看了一眼,微微弯腰道:“李渔,见过唐皇陛下。”
      眼前的皇帝,十分符合李渔的预期,简直和他想的一模一样。
      龙章凤姿,仪表堂堂,单看外貌,也是个很出众的人。
      李渔这两个字,在大唐的君臣中,可不陌生。
      所有人都向他望来,说实话,都有一些失望。
      这个人,他太普通了。
      和大家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能引起这么大风波的人,他可以丰姿英朗,俊逸出尘,也可以昂扬一表,魁伟高大。
      但是他竟然这么普通,就像是普通道观里的一个普通道士,没有一丝的仙气。
      众人心中不禁嘀咕,这是怎么勾搭上二乔的。
      李世民却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皇帝,他的胸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漫说是李渔杀了几个和尚,就算是杀了李唐皇室,只要他能消除掉女皇乱唐的隐患,李世民也会以礼相待。
      “这位就是正经大圣?来人呐,赐座!”
      李渔刚才在城门口,自认正经大圣,此时李世民就已经知道了,可见他的耳目之多,传递消息之快。
      “正经先生一人一马入长安,足见诚意。今日不谈其他,只吃酒宴看歌舞,为先生接风洗尘,明日朕当

第三百五十七章 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