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既然有了此决定,那臣也不好动摇不是?”御奉青知道在皇帝面前推辞些什么都是无用,便顺承应下。
“好,好,好!果然爱卿就是有骨气。”皇帝连道三声好,抚掌,哈哈大笑道。“来人!拟圣旨!”“皇上请吩咐。”龙洵佑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总管德顺应声而上,恭敬地开始低头研磨,连眼睛都不曾抬一下看面前的龙洵佑和立着的御奉青,显然是规矩做得极其到位。“朕视现今天下,太平不足,边关战事告急,现有端平王府嫡长子端平王世子御奉青,人品端正,恭谦顺德,现册为从二品镇北大将军,于年后即刻前往边关驻守,镇压北陵国!”那样洪亮的声音,仿佛在鼓舞士气一般宣告着他的又一大惊人决定。
当今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思让人无法看透,捉摸不定,又善用计谋,也是难得一见的明君。不过也罢,若是一个皇帝的心事全部写在了脸上,又是心有雄心壮志却软弱不敢实施,那被几个能说会道的大臣唾沫星子一飞,就被牵着鼻子跑了罢,如果是那样,这个皇帝还不如不当。圣意难测,擅自揣测了,是罪。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臣遵旨。不知臣是否可以回府了?”御奉青依旧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只是拱手作了揖,又下跪接了圣旨,问道。
“朕又何尝说过不准。”皇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脸上也连带着乐呵呵的。“德顺,好生伺候着,送将军回端平王府。”“??!钡滤炒蛄烁銮Ф????胬矗?成洗?乓恢质枥氲男θ荩?杂?钋嗟溃?敖???氡恪!
“有劳顺公公。”御奉青微不可查地颔了首,这就跟着德顺出了承乾宫。他的暗影阁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暗卫早就向自己汇报了京城里自己关注的人的一举一动,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知道边关战事,还了解得这么清晰透彻的原因。现在朝廷上能重用的武将不多,大多都是一些老将军,不是病入膏肓了就是残疾了,这样的人,怎么好放心派出去指挥,皇帝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可用的年轻的一批人身上。
不过说起来,这圣旨也真是可笑。“人品端正,恭谦顺德”?人人都知道这个京城里有个十五岁就开始整日流连花丛,风流倜傥,风流不羁的纨绔子弟叫御奉青,就是那个不成器的端平王世子。现在,看看人家,被皇帝夸上了人品端正?这不是大喇喇地讽刺是什么?
马车在一路风尘仆仆中到达了端平王府。“哎哟,我的好世子,你可回来了,倒让王爷好生着急。”这嬷嬷是已故的端平王妃,也就是御奉青的生母身边的贴身嬷嬷,也是御奉青打小的奶娘,因此御奉青身边唯一信任的人就是她。“徐嬷嬷,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我这就去见父王,在屋里好生歇着些吧,然后让下人帮我收拾了屋子,我这就来。”看着徐嬷嬷苍老的面容上一双浑浊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御奉青也是心下不忍,安慰了她后便这就去找了端平王。
“父王。”御奉青规规矩矩地跪在了端平王御承阕面前,一脸的恭谨,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一改往日的嘻皮笑脸。“儿臣不孝,这就回来了。”<
第七十七章 当年之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