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王之心的大功劳[1/2页]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楚南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先到先得,对于欠饷八月的三大营将士,无疑于一剂打鸡血的猛药。
  但是,王承恩却万分疑惑,深感不安。
  急忙提醒:“皇爷,咱们捐饷那么大阵仗,一共才捐得20万两。”
  “三大营官兵大约欠饷8个月,平均每人欠12两银子,6万将士全部补齐,那可就是72万两呐。”
  “20万两,三分之一都不到,远远不够啊!”
  崇祯笑笑:“大伴勿忧,宫内有钱,朕也是刚刚知道。”
  “刚刚知道?”
  王承恩有点懵,要说皇宫大内,咔咔角角,没人谁比他更清楚啊。
  “大伴,速宣吴孟明和王之心。”
  “命他们一刻钟之内,速速赶到养心殿!”
  王承恩还在疑惑,崇祯帝又下达了新命令。
  乾清宫和养心殿,一路之隔。崇祯换好铠甲,移步就到养心殿。
  “老奴遵旨!”
  王承恩急忙安排随堂太监去去乾清门外宣吴孟明和王之心。
  王之心是司礼监排名第二的秉笔太监,任着东厂提督。
  吴孟明则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掌管大明锦衣卫。
  两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人物,也是崇祯的铁杆心腹。
  整个大明朝,锦衣卫和东厂是皇帝的两把刀,指哪杀哪,是最忠诚的卫士。
  崇祯要想挽救大明,就得把这两把刀,紧紧抓在手中。
  其实,崇祯还有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内卫部队:勇卫营。
  只可惜,勇卫营一路远在四川,由靖南伯黄得功率领,驻军庐州,正讨伐张献忠呢。
  另一路,则是由左都督兼山西总兵官周遇吉率领,驻守宁武关。
  只可惜,一个月前,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包围宁武关,周遇吉率4000勇卫营战士,孤军血战。十天十夜,全军覆没。
  最后留守京师的一路,也被最后的大骗子李建泰带走,全霍霍了。
  唉……崇祯想想,都是泪啊!
  “皇爷,要敲景阳钟吗?”
  “景阳钟?”崇祯一愣!
  摇摇头:“算了,为朕着甲吧。”
  自大明朝开国以来,紫禁城每天早上都要敲响54声景阳钟,召唤历代文武百官上朝。
  可城破之日,崇祯帝亲自敲响景阳钟,等了一个时辰,只等来一个王承恩。
  所有的大臣,都弃崇祯而去。
  一代帝王,万分悲凉,想想更是泪崩!
  紫禁城。
  乾清门门口。
  一个身穿红色蟒袍,只有眉毛没有胡须的老太监,身边围着几个身着红色飞鱼服的中年太监。
  身后,是一群精悍的正常人:东厂役长和番子。
  一个身着红色飞鱼服的机灵太监趋前道:“厂公爷爷,小的查明,京师大臣,都在自谋出路咧。”
  “小的还听说,兵部的很多大臣,都跟大顺军的牛宰相接上了头,就等大顺军进城,当顺臣顺民,谋一个好差事咧。”
  “现如今,京师缺兵、缺粮、缺饷,小的们都快欠薪一年了。”
  “小的以为,大明人心散了,京师肯定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咱们还守在这里干嘛?难道为大明王朝殉葬吗?”
  ……
  机灵太监一连串的询问、审问,其他人听得担惊受怕,却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他们在大明的富贵、前程,眼看就要没了,谁人不慌?
  机灵太监看众太监都点头,厂公爷爷也没说话,仿佛受到了莫大鼓励。
  继续摇唇鼓舌道:“小的斗胆,请厂公爷爷带领小的们,早日另谋出路的好。”
  说完,拱手作揖,低头等蟒袍厂公爷爷训示。
  皇城之内,如此大逆不道的大实话,也只有在这王朝末日,他才敢说。
  身着红色蟒袍的厂公爷爷,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王之心。
  王之心一皱眉,张开手掌,想了想,又放下。
  这种大孽不道的话,要

第4章 王之心的大功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