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将,看着白茫茫一片船帆,夸奖道:“恭喜平西伯,贺喜平西伯,短短旬月,就把关外50万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人不损,不世之功啊。”
  被称平西伯的,就是受封伯爵之位、佩戴尚方宝剑的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
  50万百姓,不投降建奴,一声令下,全部背井离乡、撤回关内,确实是不世之功。
  吴三桂抱拳道:“这都是督师大人督导有方,巡抚大人日夜操劳,高总兵坐镇山海关警戒,才得以将关外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粒粮食不留给建奴。”
  “50万百姓,也已陆续妥善安置在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若单凭末将一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被吴三桂称为督师大人的,正是挂兵部侍郎衔的蓟辽督师王永吉。
  被吴三桂称为巡抚大人的,则是右都御史兼辽东巡抚黎玉田。
  被吴三桂称为总兵大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海关总兵高第。
  这四位,可是大明在辽东的大人物。
  辽东官兵、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甚至,整个大明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细细想来,其实,只是掌握在吴三桂一个人手中。
  蓟辽督师王永吉,官职虽高,但无兵无将。
  辽东巡抚黎玉田,手底下只有3000人马,还要仰仗吴三桂,才能自保。
  山海关总兵高第,一直唯吴三桂马首是瞻,没有吴三桂支援牵制,他也守不住山海关。
  辽东巡抚黎玉田看着熙熙攘攘的队伍,忧虑道:“平西伯,陛下让咱率兵勤王,至今已过旬月。朝中那些个大臣、御史、给事中,会不会不高兴,瞎上奏章,胡乱弹劾?”
  蓟辽督师王永吉呵呵一笑:“黎大人过虑了,这么多百姓撤回关内,史所未有。”
  “如果只是关宁军,咱们两日就能入京勤王。可关宁军走了,这50万百姓,就是待宰的羔羊,建奴一定不会放过。”
  “哨骑回报,多尔衮的八旗军,可是从锦州、松山堡、锦西、宁远、绥中……一路跟到山海关的。”
  “要不是有关宁军监视保护,他们早就动手了。”
  吴三桂愤愤道:“督师大人说得对,即使御史弹劾,我吴三桂也根本不惧。”
  “陛下要关宁军全体入关,末将若不带走官兵眷属,就对不起关宁军兄弟。”
  “关外无兵,建奴袭来,官兵眷属就将沦为奴隶,死无葬身之地。”
  “到时候,勤王之军军心不稳,打了败仗,更对不起皇帝陛下。”
  高第点头称赞:“平西伯说得对,有了这50万百姓,也将源源不断为关宁军提供充足兵源,关宁军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吴三桂,一向惺惺相惜、情同手足、密切配合。
  二人联手打造了牢不可破的山海关宁远防线,是一对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哎......平西伯,你看,那是什么?”高第突然指着远处一骑快马,问道。
  “哎......好像是明军哨骑!”
  “哎……好像是六百里加急!”
  待那骑快马赶到城下,蓟辽督师王永吉算是认出来了。
  王永吉急忙带着吴三桂、黎玉田、高第冲下城楼。
  那名哨骑猛勒缰绳,滚鞍下马。
  似乎认识王永吉,连滚带爬扑过来:“督师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啥事?”王永吉大惊!
  “蓟州失守......”
  “通州失守......”

第65章 关宁铁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