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章 大明银币,崇祯要收铸币税[2/2页]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楚南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加之大明宝钞百姓不爱用,官府税收也不认。民间以货易货情况,仍较为普遍。”
  崇祯怒了,恨恨道:“官府自己发行的宝钞,自己都不认,这不是耍流氓么?”
  “百姓还爱用个屁啊。”
  方岳贡和王庭梅尴尬着,不知如何回应。
  崇祯叹息一声:“这铜钱,每年大概铸多少枚?”
  “陛下,大明可铸铜钱的,有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各省还有一个铸局,合起来,每年大约铸1亿枚。”
  崇祯一惊,“这么少,大明百姓,一人一枚都不够。”
  “陛下,主要是铜料不足。”
  崇祯叹息一声:“大明可不是铜料不足,是采炼技术不足,开采不足。”
  “方尚书,那银子呢?是不是更短缺?”
  方岳贡点点头,“陛下登基之时,每年税银还有300余万两,扣除上年亏空,实际收入200万两。”
  “后来,税银每年下降,去年仅收100多万两。今年更是只有四十多万两。而单单一个辽饷,就要300多万两。”
  “这些年,大明朝完全靠着强征辽饷、剿饷、练饷的2000多万两,才勉强支撑到现在。”
  崇祯冷哼一声,“大明没银子?我看,是商人、百姓、贪官污吏都爱藏银子吧。”
  “都知道银子珍贵,都把银子藏起来,市面无银子流通,税银也就收不上来。”
  方岳贡和王庭梅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
  藏银,不都是跟你老朱家学的么。
  万历藏银200万两,怎么回事?你解释解释?
  大明最富是谁?还不是朱家的各地藩王?
  崇祯摇摇头,又叹息一声:“也罢,谁让大明收税,只认银子呢?”
  “王承恩。”
  “老奴在。”
  “立即宣内阁首辅范景文、次辅邱瑜、吏部尚书李遇知,到兵部训练营议事。”
  “老奴遵旨。”
  “另外,宣左中允、翰林学士李明睿,让他带翰林院所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全部到兵部训练营,就说朕要训话,有任务。”
  “老奴遵旨。”
  王承恩风风火火走后,崇祯转身吩咐王庭梅。
  “王庭梅。”
  “臣在。”
  “立即派可靠属员和衙吏,严密监视张家口晋商八家,注意形迹可疑人员,一经发现,立即秘密拘押。”
  “臣遵旨。”
  崇祯继续道:“从现在起,京师粮价无论如何涨,你都不用管。你只需安排衙役维护现场秩序即可,切不可再发生踩踏死伤事件。”
  王庭梅一脸疑惑,可他也没有任何好办法。
  此时,高文采带着一队锦衣卫,也风风火火赶到顺天府。
  “陛下,臣来迟,请陛下责罚。”高文采单膝下跪。
  崇祯轻轻一笑:“高同知,不迟。你随朕和方尚书,去兵部训练营。”
  “臣遵旨。”
  在高文采锦衣卫的护卫下,崇祯带着方岳贡,匆匆赶往兵部。
  崇祯穿越回来,新一届内阁五大成员,终于第一次聚首了。
  在基本稳住战局、可以与流贼相持之后,崇祯保卫京师、中兴大明的计划,也该执行下一步了。

第84章 大明银币,崇祯要收铸币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