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章 倪元璐下江南,寻一个农民,封六品主事![2/2页]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楚南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10条军情。”
  “给朕重重打赏,每人赏银币10个。”
  “臣遵旨。”
  湿漉漉的锦衣卫小旗大喜,竟一点不觉得冷。
  “练国事。”
  “臣在。”
  “迅速组织将士们打扫战场,还是老办法,死马用马车拉回,交户部;兵器、铠甲、头盔、盾牌,全部带回,交工部。”
  “臣遵旨!”
  “杨二哥。”
  “末将在。”
  “放出一百哨骑,尾随流贼,谨防李自成杀回马枪!”
  “其余三千营将士,注意为大军警戒。”
  “末将遵令。”
  当夜,李自成走得很彻底,一去不回。
  崇祯率军,把通惠河两岸,都打扫了一遍,满载回城。
  崇祯率军进入德胜门,兵部尚书李邦华、德胜门提督李宝嘉、司礼太监王承恩正在门口迎候。
  李邦华非常兴奋,紧张了一晚上的心,也落地了。
  “恭贺陛下,凯旋回城!”
  崇祯点点头,“李尚书,为将士们叙功,明日一早,朕在训练场,发赏银、杀奸臣。”
  李邦华一愣,“臣遵旨!”
  他不知道,明早,又有那个大臣,要倒霉!
  “王承恩。”
  “臣在。”
  “倪元璐准备的怎么样了?”
  “陛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正说着,一个大约十辆马车的车队,正向德胜门赶来。
  领头的,是一个五十岁出头,雄壮魁梧的汉子。
  看见崇祯,那汉子急忙滚鞍下马,跪倒面前:“臣,见过陛下!”
  崇祯一把扶起:“倪尚书,国有难,南京,江南,朕就交给你了。”
  “陛下,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带了多少银币?”
  “陛下,户部留了1万,10万银币,都给臣带走。”
  “另外,还给臣拿了1000万铜钱。”
  崇祯点点头,“等银币赶制出来,朕立马给你送去。”
  “王承恩,把圣旨拿来。”
  王承恩急忙递上一份圣旨,崇祯接过,递给倪元璐。
  “倪尚书,朕已命吴三桂准备海船180艘,你此次南行,先到福州。”
  “这是朕给福建巡抚吴之屏的圣旨,命他协助你筹买粮饷,福建未遭兵祸,应该能办妥。”
  倪元璐一怔:“陛下,福建向来不是产粮大省,如何能筹集够180艘粮食?”
  崇祯轻轻一笑:“倪尚书这就有所不知,福建有番薯,已大规模种植。”
  “你这次下福建,粮米买十分之一,其他的,都买番薯。”
  “记住,还得给朕带一个人回来?”
  “谁?”
  “陈经纶!”
  “陛下,他是?”倪元璐可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呵呵......一个农民。”
  “告诉他,朕封他户部六品主事,让他火速带族人10名,随船队回京,听朕调用。”
  倪元璐虽然听不大懂,但还是领旨遵命。
  “倪尚书,这次下江南,除了筹粮,务必办好开海禁、收商税之事。告诉沿海各大商帮,大海任航行,朕为他们出海,保驾护航!”
  “臣遵旨!”
  “有陛下此言,渔民、商家之福也!”
  崇祯点头,转身道:“冯运祥。”
  “臣在。”
  “朕命你带100名锦衣卫,护送倪尚书下江南,保护倪尚书筹粮。完成任务,每人官升一级。”
  冯运祥大喜:“臣遵旨。”
  崇祯口气,突然变冷:“倪尚书但凡有任何闪失,诛九族;100锦衣卫,死罪!”
  “啊......”冯运祥大吃一惊!
  犹豫惊吓着,还是领旨谢恩。他一个左卫千户,此时敢说不去,小命立马就没了。
  “杨二哥。”
  “末将在。”
  “速带1000选锋营骑兵,护送倪尚书去天津。”
  “末将遵旨。”
  倪元璐再次拜别崇祯,匆匆上路。
  德胜门提督李宝嘉则缓缓关上城门,拉起吊桥,全力守。
  崇祯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王承恩。
  “大伴......朕明日要杀的人,准备好了吗?”

第131章 倪元璐下江南,寻一个农民,封六品主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