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刚起步,林清身边除了沈文贵、沈立松父子外,没有其他得力的助手。
所以林清便直接带着孩子和罗巧珍住在了林氏酒楼的后院。
虽然挨着酒楼吵闹了些,但也方便她在经营生意的同时照顾好孩子。
后院的房间也算宽敞,比林清她们之前在村里住得要好多了。
至此,距离林清带着罗巧珍和三个孩子离开村子那日,已经过了四个月左右,饥荒早在半月前便已爆发,荣州城周围县镇的难民,皆已在赶来荣州城避难的路上。
说起来林清也来了荣州城三个月了,却是一直没有时间出去逛逛。
福来酒楼那边有沈文贵在,林清便让沈立松替自己看一日的林氏酒楼。沈立松自从经历了鲁闯上门要债那一遭之后,人倒是懂事了不少,帮自己看一日酒楼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所以林清便放心的带着罗巧珍和三个孩子出门了。
她们来到第一日进城遇到的那家馄饨铺。
如今的她们已经和当初刚进城时的样子完全不同了,不仅是衣着上,人也精神漂亮了不少。
店家第一眼没看出来,等林清主动说明之后,店家才道:“那我当日可真是看走了眼,这林氏酒楼和福来酒楼现在在荣州城也是很厉害的酒楼啊,你可真了不得。”
与店家寒暄两句过后,林清她们就点了三碗馄饨,其中一碗要店家别放什么调料,给罗巧珍的女儿吃。
店铺的位置靠近城门,林清她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城门口发生的事情。
现今的荣州城门前已经汇聚了不少的难民,这些难民或是原本住的离荣州城近,或是觉得日子艰难早就离开家乡,往大城来寻活路。
林清清楚的知道如今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再往后几日,难民会越聚越多。
难民们大多衣衫破旧,路上颠簸让他们早就没了银钱。
守城门的士兵又得了知府的命令,看到这种明显是难民的人,自然不得入内。
难民们原本以为来了荣州城就能活下来,但现在却被拒之门外,这不等于把他们往死路上逼。
因此近些日子,总有不少胆大的难民在城门口闹着想要进城。
林清往城门口看了一眼,没有看到刘冬娥他们,她想着按照原本的故事走向,他们估计还要点时间才能来到荣州城,不过这一次,他们没了两个“小拖油瓶”,应该会走得快一些。
就在林清准备转过头,不再往城门口看的时候,却是在城门口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
“您放我进去吧!”
方海峰带着他的一家子人站在城门口的一角,朝着一名士兵苦苦地哀求着。
士兵看了一眼他脏兮兮的模样,一看就是难民,便不再搭理。
其实,方海峰听了林清的话后,心中便开始琢磨着往荣州城来的事,但终究是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珍馐阁,便又多坚持了一两个月。
后来他看着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便咬咬牙往荣州城来了,他出发的时间要比康山镇的人都早许多,但毕竟离荣州城路远,路上又遇到了不少难民,行李基本都丢了,吃的也被抢得差不多。
好不容易一家人活着来了荣州城,城外已经围了不少难民,荣州城知府命人严守城门,不能漏放一个难民进来。
 
第20章 穿成两个孩子的妈(2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