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且开得早,多数人会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就算有其它竞争对手,只要策略对,人缘好,根本不需太担心。
      站了一会,徐健莫名产生一种失落感。上次苏琳开文具店没有与自己商量就有些失落。这次似乎更强。
      点支烟抽了几口,往店里走。刚进去,正帮着整理货架的妈妈冲他喊,“出去出去,跑店里抽什么烟。”
      苏琳一笑,“没事,还没开业呢。”
      “我就告诉您们一声,我去厂区有事,晚上不陪您们吃饭。”徐健说,“晚上忙完马上过来接您们,尽量在靠这边近一点的地方给您们找宾馆。”
      徐健知道苏琳那里已经有个女孩与她合租,肯定没地方睡。所以早就做好准备,这几天给爸妈在小区边找家宾馆。
      “不用外面找宾馆。”苏琳马上说,“在我这里睡就行。”
      “你那里不是有个女孩吗?”徐健问。
      “这几天她不在。”苏琳说。
      “不在?”徐健有些疑惑,“她回家了,还是干什么去了?”
      “昨晚你打电话给我后,我与她商量,让她去朋友那里住几天。她同意了。”苏琳笑笑。
      “那就听琳琳的。”妈妈说,“在家里住自由,我不喜欢去什么宾馆住。”
      徐健没再说什么,停一下,“那好,我过去了。”
      其实苏琳没说,她是用免一个月房租的条件让那个女孩出去住几天。对于这样的条件,女孩当然乐意。
      徐健走后,三人在里面边说笑边整理。
      苏琳看时间差不多,“妈,我们该回去做饭了。”
      很多时候对一个人的称呼就是这样,一旦延续下来就变得很难改。自从相隔数月后,再次与徐健妈妈通话时不由自主的喊妈,苏琳就一直延续下来。每次通话都这么喊,渐渐变得轻松随意,不用思考就喊出来。似乎本就该这样。
      而苏超到现在一直称呼徐健为姐夫,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徐健妈妈来说,可能这也是她一直想来看苏琳的原因。如果苏琳改口称呼伯母或其它什么,或许彼此间的感情会慢慢变淡。所以千万别忽略对一个人的称呼,往往不同的称呼能给彼此带来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微妙情感变化。
      徐健之所以一直对苏超不错,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去帮他,愿意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他,其中就有这份因素。
      三人出来,苏琳关上门。
      “琳琳,不是还有一部分没整理好吗。”往小区走,妈妈说。
      “等吃完饭,再下来整理。”苏琳笑笑,“反正这么近,就当出来散散步。”又一笑,“您与爸过来,不能陪您们出去玩,反而要您们陪着我整理店。”
      “这样才好呢,免得闲着无聊。”妈妈笑了笑,“对了,家里有菜?”
      “有,上午去买的。”苏琳突然想起什么,“妈,您与爸在这等我一下,马上就回来。”
      两人看苏琳急急忙忙往小区门口跑,不知道是什么事。
      没多久,苏琳又跑回来,手上拿着一瓶白酒。
      “一直忙,都忘了爸喜欢喝点酒,刚刚才想起来。”苏琳不好意思的笑笑,“幸好开了这家店,不用跑别的地方去买。”
      “你这孩子,没酒就不能吃饭?”妈妈笑着说,“等会让你爸付你钱,就当是店的第一笔生意。”
      徐健妈妈说这些,心里却想起张媛媛。在儿子那里住了那么多天,儿子家有酒,她却从来没有主动拿过。
      其实徐健妈妈心里知道,也许不应该这么去对比,毕竟苏琳当自己儿媳很多年,身边人的习惯她早就清楚。但还是控制不住,遇见事忍不住私下隐隐去做对比。
      让徐健爸爸付钱当然是句玩笑话。
      所以店的第一笔钱生意肯定不是这瓶酒。而真正的第一笔生意是苏琳极其意外的,因为第一笔生意的客人是徐健。
      徐健与崔有良一起吃的晚饭。吃完时间还早,定好宾馆后就赶过来。一方面一个人待在宾馆有些无聊,另一方面爸妈在,该过来陪陪。
      开到小区门口,见店里亮着灯,爸妈与苏琳都在里面。于是停到旁边,下车进来。
      而此时,店里终于整理的差不多。苏琳拿着已经写好的一张大红纸正要贴到门口。上面写着“本店今天正式营业”。准备贴完几个人就回家。
      徐健走到门口的时候,苏琳正拿着走出来。徐健上去帮她一起贴好。
      两人进店后,徐健看着收银下面的柜台说,“给我拿几包烟。”
      不仅苏琳愣住,徐健爸妈也愣住。还是妈妈先反应过来,笑着说,“你这臭小子,琳琳还没正式开业,就来吃白食?”
      妈妈的话刚完,苏琳忙跑进柜台里。正要拿,马上停住,看着徐健为难的说,“这里没你喜欢抽的那种。”
      “你就拿这种。”徐健指着其中一种,“来这里后抽过,还不错,

第四十三章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