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一下问道:“都吃不饱?对,这个我知道,但是为什么就小麦浮肿了,他们两个却好好的?你告诉我啊?孙秀禾你良心呢?被狗吃了吗?这个家必须得分。”
  说到最后几乎是喊出来的。
  这他娘的要是没有鬼,他这些年书都是白读了。
  对方之所以不分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感情有多好。
  完全就是因为他是个中学生。
  因为有人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所以他这个中学生是有定量的,而且因为他是男孩,一个月是32斤的定量。
  虽然里面有很多是麦麸、豆饼、野菜和玉米芯磨成的粉,做成的代食品。
  但是这也很多了。
  至于肉、鸡蛋和黄豆,那就不用去想了。
  现在市场的肉、鸡蛋,包括黄豆,这些都被列为保健品,不再对市场投放。
  城里人以前是有定量的,但是现在都没有了。
  也就是说普通人已经买不到这些东西了。
  只有浮肿严重的人,去医院开了证明,一个月才能弄个一斤左右的黄豆来治病。
  一斤有个什么用?
  “王青松,没大没小的,你是想挨打了是吧?你看我揍不死你。”
  王平看到老娘被骂,立马就要动手打人。
  王青松见状冷着脸站了起来:“你动手试试。当我大哥、二哥吃素的啊?我只是不想和你们计较而已。”
  他也不是兄妹两个。
  他还有两个哥哥。
  说到这两个哥哥,也是运气很好。
  55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之前成了城里人,那时候进城里还是很方便的,不像现在去城里还要有生产队开的介绍信或者证明,不然公社你都出不去。
  就算出去了,没城市户口去了城里什么都干不了。
  没户口就没工作,没钱。
  没户口就没有定量,没有定量就没有粮票,买不了粮食。
  反正没有户口在城里可谓是寸步难行。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后,进城上班非常的困难。
  别说普通工人了,就算是一个临时工的位置都非常的难得。
  进城打工,成为一个伟大的工人阶级,这是现在每个农村人的梦想。
  至于老二也算是运气好,本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后,进城里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三年前城里大招工的时候,被大哥花钱运作了一下,去城里做了工人,而且还是正式工。
  结果被一个很有钱的人看中,把女儿嫁给了他。
  之所以把女儿嫁给他,就是因为二哥根正苗红。
  而他和妹妹小麦因为年龄还小,错过了去城里的机会。
  而这些年自己能上学,家里日子过的还可以,就是因为大哥和二哥救济,不然的话这日子没法过了。
  至于他在父亲去世以后没有分家,在这个家忍气吞声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思考了许久做出的决定。
  因为他和小妹还要上学。
  大哥和二哥现在虽然是城里人,但是他们也没有本事把自己和小妹弄到城里。
  本来他还想着熬一熬,等熬到自己考上中专,就能轻松了。
  但是对方不给他机会啊!

第1章,分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