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锦大战之前,尽管那个时候的建奴已经称帝开国,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整个大明相比较的话,还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甚至连割据政权都算不上,只是一个盘踞在关外的土匪组织。
洪承畴可是经历过正儿八经科举考试的官员,他本人之前也备受崇祯重视,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
所以为了招降他,皇太极付出了很多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洪承畴,在关外精兵尽数沦丧之后,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虽然大明和建奴相比,体量依旧很大,但是在局势上,已经远远不如了。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判断,所以洪承畴,这才会投降建奴。
说到底,洪承畴也不过只是一个利欲熏心之辈,他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他自己。
他哪里有什么气节?如果他有气节的话,那么他就不应该投降建奴,如果他有气节的话,在兵败的时候,就应该自杀,而不是一直苟活到现在。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洪承畴的住宅,尽管洪承畴的住宅比不上多尔衮的这些贝子贝勒王爷的住宅,但是在整个建奴这里来看,还是非常豪华的,最起码没有亏待他。
两人坐在书房当中,书房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壶酒,酒是好酒,除此之外还有几碟花生。
两人就坐在书桌的对面,喝着酒,吃着花生。
“大人,您说现在这到底是怎么了?咱们之前也算是了解大明的情况,那个时候的大明,几乎可以用烂来形容,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可能。
皇帝昏聩,臣子昏庸,到处都是贪污腐败,到处都是贪污的官员,再加上造反的人不断的兴起,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幅江山日暮的样子,可怎么突然之间又变成这样了?实在是想不明白!”
坐在书桌对面的祖大寿,喝下一杯酒,脸色的忧愁越来越浓重。
当初他投降,虽然是被逼无奈,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更有奔头。
如果现在建奴不行了,大明眼看着又要起来,那不就是在说,自己之前的选择全都白费了吗?
祖大寿根本就不希望看到这一幕,他甚至在心里还期盼着,大明赶紧倒闭。
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只有这样,他的良心才能过得去。
坐在他对面的洪承畴,脸色并不比他好多少。
洪承畴,毕竟是文官,在这个文贵武贱的年代,文官要是投降,象征意义可要比武将大的多。
洪承畴投降建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大明的打击可要比松锦之战失败大得多。
也正是从洪承畴开始,大明和建奴的地位,出现了转变。
如果没有洪承畴的话,其他的那些官员想要投降建筑,最起码过不了良心那一关,最起码没人敢开这个头,都不想成为耻辱柱上的人,都不想遗臭万年。
可是洪承畴开了这样一个坏头,也就是说,反正有人已经投降了建奴,而且还是这种地位非常高的人,那么他们这些人,投降不投降已经无所谓了,最起码有人在前面领着,就算遗臭万年也和他们没有关系。
“当初,谁能知道当初那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现在会成为这个样子。再说了,当初咱们也不是故意要投降的,实在是实力相差悬殊,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谁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洪承畴挠着自己的头,那增光瓦亮的大脑门上头皮屑不停的飞。
两人相对一眼,皆叹息。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以后该怎么办?难道咱们要跟着建奴一条道走到黑吗?
万一以后建奴真的不行了,万一以后大明真的起来了,那该怎么办?”祖大寿忧心忡忡的问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想死,也没有人愿意去死,祖大寿当年就是因为不想死,所以才投降了建奴。
如果以后大明真的起来,真的将建奴给打败了,那么他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至于以后,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咱们现在的局势已经成了这样,谁能想到大明能突然起来呢?
但我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很大,大明不可能突然就起来,说不定里面还有其他的事。
大概率是回光返照,我感觉可能是回光返照,怎么突然之间,大明就能行了呢?”洪承畴说道。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吧!”祖大寿连连叹气。
“这样吧,我明天派人去找一下我那外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祖大寿说道。
“也只有这样了!”
……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几匹战马从盛京城中奔驰而去。
他们朝着山海关的方向不停的狂奔,这些人全部都是祖大寿的亲信,是祖大寿最为信赖的心腹。
他们自然也认识吴三桂,吴三桂也认识他们。
几天之后这些人停在了山海关的城门外,因为是祖大寿的亲信,所以守城的将领也认识他们。
将他们放进去之后,这些人又迅速地朝京城而去。
在短短的几天之后,到达了昌平城。
如今的昌平城,还是吴三桂他们的屯兵之地。
不是说崇祯没有对他们进行安排,而是崇祯的安排就是这样。
与其将他们到处乱放,还不如将他们放在昌平城中,最起码管理的时候也方便一点,他们要是想去哪里也有一个监视。
没过多久,祖大寿派出去的人就见到了吴三桂。
他们从吴三桂这里拿到了准确的消息,又马不停蹄地往辽东而去。
几天之后,祖大寿收到了他外甥给他的信。
吴三桂对现在崇祯的实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祖大寿从吴三桂的书信当中,看到了崇祯的实力之后,整个人瞬间变得晕乎乎的,就好像失了智一样。
他万万没有想到,之前以为是回光返照,现在竟然成了这幅样子,简直无法想象。
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多尔衮,从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他什么人都没有告诉,只是憋在了心中。
……
和祖大寿同样闹心的人,还有张
第102章 李定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