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三人足足学了两月,才初有所成。
打造出来的木具,虽然赶傅荆天差地别,外观也没那么好看,但凑合凑合,也勉强能用了。
不过这个样子若是拿去新昌县内卖,估计也卖不出去……
又过了两月,技艺精湛了一些,打造出来的木具也算是有模有样的了,林洛这才让傅荆带队,将这些时日打造出来的木具带着去新昌县城内售卖。
并带回来了第一桶金。
足足十两银子!
这能抵以往王家村一年的收入。
不过王家村的村民们对比以前,却显得淡然了很多。
毕竟林洛带给他们的惊喜太多了,眼下,他们都相信神君大人能带给他们更美好的明天。
而他们学艺的这四个月来,村南的退林还耕工程也没停下来过。
虽没有春耕之前那么赶,但每天也在进行着。
这四个月来,砍坏了三把斧头,却足足开拓了一百多亩田地出来。
中途林洛也让村长掏出了十两银子,让傅荆在新昌县内花了两天时间购买了五把斧头回来,才确保退林还耕的进度没有被拖累。
而之所以光买斧头就花两天时间,也是律法所致,处理相关流程耗费了些时日。
而那三把坏掉的斧头上的铁,都还得还给新昌县……
同年七月。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月,王家村内临产的孕妇,比起上一次同一时间来说,翻了数翻……
就连五奶奶家的儿媳翠娘,去年九月才生了个王大虎,转头今年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王二虎。
“难道还真是饱暖思那啥?”
回想起最近,每天夜晚,家里总响起一些尴尬的声音,林洛有些无力吐槽。
不过王家村人口越多,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
经过这月生育浪潮,王家村人口首次从三百余,上涨至了三百五十人。
贡献最大的却是王德雷的儿子王梦粮。
他媳妇今年直接生了个四胞胎下来!
啧啧啧,真是猛如虎啊猛如虎。
而当王梦粮夫妻俩抱着四个孩子,上门求林洛赐名时,就轮到林洛懵了。
不仅如此,其他生了孩子的家庭,见王梦粮此举,也纷纷抱着孩子跑到了他家,求林洛赐名。
甚至翠娘都抱着王二虎加入了这个队伍之中,试图让林洛重新给王二虎取个名……
最后,林洛只好扯出神君大人的威仪,生生将这群人给赶了出去。
让他取名,还是一次性取这么多名,这不是为难理工生么。
更别说他顶多算半个。
这件事过后,时间便来到了八月。
官差如期而至。
加征赋税的文书也如期而至。
不过这一次,王家村村民们虽有愤然,却无上一次那般绝望。
赋税对于当年新生儿是不收的,所以还是按原有的三百余人口算。
虽然一个人的赋税从三百三十多斤粮食,暴涨到了五百斤,且还有额外支付给新昌县的六十六斤,也就是一共五百六十六斤。
三百余口就要缴纳十七万到十八万的粮食。
但王家村如今五百亩地,亩产四百五,这就是二十二万五千斤粮食了。
再加上春耕之前村南多开荒出来的三十亩,虽达不到四百五的亩产量,但应该也能收获个一万斤左右。
所以实际算下来,其实也和之前没啥区别。
再者,如今王家村也能赚钱了。
一个月那十三位跟着傅荆学艺的村民所制作的木具,也能收入个二十两左右。
而随着他们掌握的技艺越加熟练,这个数量也只会更高。
所以王家村的村民们也只是愤然而已。
当然,这种情况也仅限于王家村了……
…………………………
县衙内。
马文才揉着眉心:“各地村庄可有怨言?”
县丞程淮神情冷淡了许多,此刻不发一言。
张主簿见此,也只好硬着头皮回道:“回……回县令大人,这……”
马文才松开了手,平静的注视着他:“你且直说吧。”
张主簿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快速开口道:“治下十八村,村村皆有怨言。”
至于为什么此刻新昌县内的二十三村变为了十八村,却是因为天渭河支流一事。
就这一条开辟在天渭河东的支流,就耗空了新昌县的库房,甚至还搭上了他马文才自己的钱。
而他马文才总不能无中生有,再在天渭河西开辟一条支流出来吧?
而这些村子里的人,又都是他马文才用自己的家财救活的,总不能放着不管。
第11章 程淮造访王家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