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餐饮业的参与者,其实我也关注过食物恋连锁餐厅的运营模式。
初看起来,他们的模式与一般的连锁餐厅并无太大区别,但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品牌管理非常成功,主推服务与美食并重的理念,迎合了大众需求,在网上基本上是一面倒的好评。
另一方面,我觉得食物恋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新菜品的开发,基本上每一季都有新菜推出,成功地勾住了老饕的舌头。
作为餐厅,菜好吃就是基本法。
众所周知,中餐的新菜开发是非常难的。由于食材丰富,历史悠久,以前的厨师尝试过无数种不同的搭配,想要创新当然就更难。
——胡乱弄出一个概念化的新菜当然容易,但重要的是好吃。
不好吃的新菜,毫无价值。
一般的网红餐厅,弄出一两道招牌菜就能红上好几年,等到过气也就无以为继,很快就泯然众人。这时候要么关门,要么换老板,已经是餐饮业的常规操作。
食物恋能够每个季节推出两到三道主菜,每年平均有十道新菜,一般来说口碑还不错,起码有三分之一可以上常驻菜单。
光这一点创新能力,就足以让人佩服。
身为厨师,也忍不住手痒想要尝试一下他们的菜单。
有这样的机会,我并不介意尝试一下。
靠着文敏的推荐,我直接给食物恋总部发了简历,不过想到推荐人不是崔洁,还是心里有个疙瘩。我能大概了解崔洁的想法,因为郑远枫的行动,她就算再迟钝也会觉得困扰,之前因为他还跟我吵过一架,应该也不希望我有更多了解和接触,所以根本不会想要我入职食物恋。
我想了想,这事儿就先没对她说。
毕竟八字还没一撇,我也不确定食物恋的需求,姑妄一试而已。
两天过后,我接到了电话,食物恋约我去总部面试。
从婚前我就开始自己创业,已经好多年没正式上过班,更不要说面试。想来厨师的面试无非也就是露两手手艺,所以心态就很轻松,穿得很随意,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食物恋的总部。
他们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食品集团,除了连锁餐厅之外,也有对外销售配料和方便食品之类,所以生产基地放在郊区。
我到前台登记,拿了临时工牌,到三楼的会客室等待。
除我之外,还有好几个面试者,他们看起来要比我紧张。
这年头市道不好,工作不好找,即使是有经验的厨师,想要得到满意的薪资与工作岗位也不容易。食物恋餐厅薪资高、前景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紧张也可以理解。
这面试比我想象中还要正规一点。
一开始安排的是面谈,由他们人力资源部的一位郝小姐了解我的基本情况。
“张先生,看了你的简历我们比较满意,尤其是你之前在锡林酒店中餐部和彩蝶餐厅的工作经验,可能会对我们公司门店的菜单拓展有帮助。不过我想问一下
第二十三节 面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