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节 老婆不能小看[1/2页]

结婚七年:欲海沉浮 童萌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樱是和我开玩笑。
      随着日见熟稔,她开始露出古灵精怪的本性——我觉得她就像是个没长成的孩子一样,虽然聪明,什么都看得透,但是没有害人的心眼。
      可能是因为在温室里面被呵护得太好,对于她来说,识破人的恶意只是一种技巧,并无褒贬。
      “我爸也是厨子出身。”
      袁樱向我介绍:“不顾没你那么厉害,他以前只会做几个炒菜,是老馆子里面的面点师傅。”
      袁文博的传奇经历,我大概看过一点,不过没怎么留心。
      他初中毕业,就开始在面馆跑堂,因为聪明伶俐,偷偷看后厨师傅做菜,就学了一身厨房的本事,尤其是白案水平一绝。
      后来他辞职下海,就是做包装点心生意开始,渐渐做大了市场,开了工厂。
      当时经济蓬勃发展,民以食为天,日子过好了对吃的东西要求自然越来越高。袁文博的厂子刚好遇上了这股东风,他的点心确实也做得美味,很快就从江南一隅之地发展到全国,工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经营品种越来越多。
      进入新世纪,他力排众议,本着自己开馆子的梦想,一门心思地开起了餐厅。
      食物恋一炮而红,他坚持高端、自营不加盟的经营模式,发展虽然没有加盟模式那么快,但是品控优秀,屡有创新,口碑极好。近年终于成为打卡网红店,差不多每家食物恋餐厅,都可以算是一个城市的地标。
      他确实算是厨师出身。
      不过已经几十年没有真正下过厨房,与厨师的想法,肯定也大相径庭。
      “他其实是想附庸风雅的。”
      袁樱一针见血指出他爸的意图:“这几年,他一直想把食物恋做出传统文化的韵味,但是食物恋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如何结合,他一直都没想明白。”
      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
      食物恋的菜品大多新奇有趣,很符合年轻人的趣味。
      然而每一季往往都有主打,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
      比方上一季的脸谱烤肉,融入京剧脸谱的感觉;前一季的大唐宫廷菜,又加了汉服与风的元素;再前一季的青花时蔬,把瓷器、菜品与健康的理念相配合,也饶有趣味。
      这些新玩意其实挺对胃口,刚推出之时,往往能引起一股热潮,推高餐厅的营业额。
      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元素都没有持续性。
      我看过过去的菜品数据,在这些新季主打的菜品上市之初,都会受到热捧,几乎是每桌必点,算是打卡。
      但是满足了年轻人的尝鲜心理之后,第二次点单的数量就锐减,差不多生命周期一个月之后,就开始陷入乏人问津地尴尬境地。
      这些菜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并不是传统文化元素。
      仅仅是新鲜。
      “如果你能解决持续性的问题,把季节限定菜品转化为常驻菜单,那我爸一定会非常满意。”
      袁樱把这个难题抛了出来。
      我苦笑。
      这其实谈何容易。
      一款菜的口味与形式,要让消费者长期接受并不容易,越是复杂的菜品,其实上常驻菜单的机会就越小。除了少数招牌大菜以外,大部分菜式实际上都是久经

第九十九节 老婆不能小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