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章 离经叛道,窗外有耳[2/2页]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山风木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但是,小婿很不放心岳父和琰儿。”
  “贤婿不必担心,老夫已经允了你与琰儿的婚事,便不会反悔。”
  “不,岳父大人误会了!小婿是担心你和琰儿的安危。”
  “这个何须担心?老夫好歹也是朝廷大臣。”
  “岳父可知迁都之事。”
  “已知之,董相国今天已经说过了。有几位反对迁都的大臣,都已给被董相国砍了脑袋。可老夫听说……这迁都之策,乃是你王穿之献给董卓的?”
  “没错,此策确实是小婿最先提出来的。从战略上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策略。但是,小婿低估了李儒的狠辣阴毒!
  那杀千刀的李儒,后来又向董卓进言,说是雒阳乃是全天下最富庶和最繁华的城池,不能将如此繁华和富庶的城池拱手让给关东诸侯!”
  “贤婿的意思是……”
  “他们会毁了这座城,让他变成一座无人的废墟!其主要手段包括……捕杀富户,劫尽财物,强迁人口入长安,火烧雒阳,挖掘邙山上的……汉室皇陵!”
  “这不可能!”
  “千真万确!”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董卓就算是再凶暴,也不会将如此繁华的都城变成无人的废墟;更何况汉室皇帝还在,他们又怎么可能挖掘……汉室的皇陵?”
  “岳父,这城里的房子烧了也就烧了,皇陵掘了也就掘了,最重要的,你可曾想过,烈火焚城,这得烧死多少人?
  百万人口用军队押送强迁,从雒阳到长安有八百多里的路程,董卓的那些军队军纪败坏,在押送过程中一路奸淫掳掠,又会有多少百姓抛尸路边?
  这些人口被强迁到关中地区,无钱无粮,值此青黄不接的季节,又有多少人会饿死?
  而且,现在迁去关中,就算给他们分配土地,也早已过了耕种季节,想要收获粮食,要到明年秋季才行,这长达一年半的时间,百姓无以为食,无以为衣,又会冻死饿死多少人?”
  “这……老夫明天就去询问相国大人,若果真要毁城、掘陵,并如此戗害百姓,老夫必会冒死苦谏!”
  “岳父!你这是想死吗?你刚才还说了,董卓今天杀了十几位反对迁都的人。你若苦谏,必死无疑。而且,你还得拖上我和琰儿也一起死!”
  “……”
  过了许久,才听蔡邕又说道:
  “那么……贤婿想要怎样?”
  “雒阳大乱将起,到了那时,必会是积尸如山,血流成河!我不放心将琰儿留在雒阳这种危险之地,我想将琰儿带走!”
  “你们尚未完婚,这于礼不合。”
  “比起那些俗礼,我更担心的是琰儿的安危,到时候兵荒马乱,暴兵横行,岳父身为朝廷高官,或能自保。
  但是,如果岳父再带着一位天姿国色的女儿,不仅你女儿会被暴兵觊觎,就连岳父自己也会跟着遭殃!
  小婿现在担任前往陈仓迎击马腾的主将,而前去陈仓又刚好要经过长安城。
  岳父大人暂时无法离开雒阳,就由小婿先带琰儿去长安城中安置。待朝廷大臣们迁移时,岳父大人也会去长安,到那时候,岳父大人再与琰儿相会。”
  “这……这不可能!”
  蔡邕还在犹豫,却突见房门推开,蔡琰娉娉婷婷地走了进来。
  对着蔡邕和王通福了一福道:
  “琰儿相信夫君,凡是夫君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夫君的安排都是合理的;凡是夫君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凡是夫君的指示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
  (附录图片:蔡琰。)
  ……

第27章 离经叛道,窗外有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