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静因迈着小腿从门外跨进来,奇怪地问道,“怎么有这么多人往咱家送红色的箱子?还有……”
      静因的话还没说完,门外又一倩影钻了进来,是寒宁的大丫鬟惜影。
      她并未看到一侧的静因,只是急匆匆地跑进来说道:“大娘子,您快些出去吧!圣旨来了!”
      寒宁把手里的书放了下去,笑着对妹妹说道:“没什么,回来再与你说。”
      她整了整衣衫,对惜影说道:“走吧。”
      这边静因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寒宁却已经在前厅跪下领旨谢恩了。
      让寒宁有些吃惊的是,圣旨宣布了三件事。
      第一件,自然就是关于她要替公主出嫁的事情。
      前几日朝中已经宣布了寒宁为了大义嫁往驱寒部从而与太子解除了婚约的事情,如今这条圣旨来,是为了给寒宁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
      寒宁为被封为合宁公主,代替公主出嫁,婚期约在两月后,目前正在将此事与驱寒部那边的使者商议。
      那位使者原本也是中原人,是后来流落到驱寒部的,早年贫困时曾在姜家的粥棚里被接济过,算是好说话的。
      使者对于寒宁姜氏血脉的身份也较为满意,且也知道姜家在百姓中的名望,心中暗暗觉得此女比和欣长公主要更加合适大王。
      使者觉得,姜氏也是贵女,且性格和婉,比那粗鲁的长公主好得多。
      因此,对于替嫁的事,使者也很快答应下来,只待将消息传回驱寒部,获得大王首肯,便派人前来迎娶。
      第二件则是关于天牢大赦之事,按照圣旨所说,要在十六日后的吉时放出,以图国泰民安。
      听到此事有明确的时间,寒宁的心也放了下来。
      自从那日求了替嫁之事,寒宁又在闺中思索了两日,渐渐也明白了皇上会答应得这样快的原因。
      除了有姑母的加持和害怕丢面子外,还有几个潜在的原因。
      一来,皇上渐渐年迈,忌惮太子得到天下书生的拥戴,有朝一日会谋朝篡位,纵然太子一贯恭顺,也时常被呵斥。
      若是自己与太子当真联姻,那太子的权势自然能得到加强,皇上害怕自己大权旁落,便不能让此事顺利进行了。
      可自己的婚事又是先皇定下的,皇上不好悔婚,这才拖至今日。自己一提,皇上便立马答应了。
      二来,想必那受宠的利夫人定然也软硬兼施地哭诉过,皇上多少有些动摇。
      三来,将自己嫁往驱寒部,自己身为少将军的哥哥知道消息后定会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如此一来兵符也就是时候找机会收回去了。
      前两件事,寒宁都想到了,但这第三件事,她之前却未曾设想过。
      第三件事是关于邻国赵国的,赵国不

第13章 圣旨定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