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宁的印象中,塞北应该是芳草依依的,就像《梦槐游记》里说的那样,草长得其高,风吹过来,还能看到躲在其中的牛羊,颇有些俏皮的意味。
可实际上的情况是,塞北的冬天比中原来的要早得多,这才秋日,塞北就已经枯了,而且寒冷程度也远超中原。
寒宁来的时候,外面穿的是轻薄的纱衣,内里也只是一层很薄的绸布衣服,十分清爽。
但现在才不过两三个月,寒宁就要穿上厚厚的棉袍了。
因为走时匆忙,嫁妆什么的也根本都没有带,那些四季的衣裳自然也没有,寒宁现在穿的是在居漠城买的普通棉袍。
这所谓的棉袍,外面是苎麻的麻布缝制的,里面用的是产在北方的一种特殊的作物,叫作“棉花”。
此前寒宁从未用过这种东西,这是只有临近塞北的这两州才种植的。
这棉花在中原地区的百姓眼里是好东西,可以御寒,但对于达官贵族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以往深秋的时候,寒宁穿的都是很轻便的鸭绒或鹅绒的袍子,薄薄一层也很保暖,根本不会用到厚重的棉花。
她第一次穿这样重的衣服,还有些不大习惯,这袍子太重了,让她很不舒服。顶着棉袍走了几日,肩膀就酸痛万分,甚至腰椎都隐隐有些不适感。
“大姑娘,您没事吧?”惜影有些担忧地看着寒宁,“实在不适的话,不行就进到车里吧?到车里将袍子脱了盖在身上,也好松快些呢。”
“可千万别!”乌瑶策马追上来,阻止道,“咱们避寒部的马车,车帘都是麻布,轻飘飘的,漏风呢!嫂子你要是把袍子脱了,那可就惨了!上次蓝姨就是这样生病的!”
惜影叹了口气:“都是婢子的不是,早知道也该为姑娘多准备些衣物才是。”
“倒也不必如此自责,圣上失德,岂是你我可以预料的。”寒宁低着头,轻声说道,“罢了,再想办法吧。”
乌瑶瞪着大眼睛问道:“难道你们从前在中原,秋季是都不穿棉袍的吗?”
秋天不似冬日那样寒冷,但塞北却也已经很寒了,因此避寒部的人都早早就换上棉袍。动物皮毛有些太过厚重,要冬日才穿,这个季节棉袍刚刚好。
“当然也穿啊,公主您看,婢子穿的就是棉袍呀!”惜影指了指自己答道,“不过我们都是晚秋或者初冬的时候才会穿,不会穿这样早。”
她继续说道:“而且我家大姑娘身份尊贵,怎么可能和下人穿一样的衣服呢?”
“下人?!”乌瑶不可思议地说道,“难道我们避寒部的人穿得连你们的下人都不如吗?”
惜影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中惶恐。寒宁对她摇摇头,笑了一下,示意她不必紧张,由自己来接话即可。
乌瑶这句反问未必是责怪,多半只是感到
第13章 衣不蔽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