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在出发前,寒宁心里就有些打鼓。
      毕竟已经是三月初了,就算塞北再冷,也不可能像过年那会儿一样,厚厚的冰层早晚是要开始融化的。
      可是春种秋收,现在不去耕种的话,那来年的供粮又是大问题了。
      她最初的设想是少带些人,带少带精,尽量多得让百姓能够过河。所以她才只带了万余名的百姓和三千士兵。
      只是寒宁没想到,区区万人,竟也耗费了这样多的时间。
      而且到现在为止,自己这一万三千多人之中,也才只有五六千人过到对面,这和她预想的结果相差甚远。
      寒宁把心一横,过河是一定要过河的,大不了就破釜沉舟!
      过河的人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中原人,比草原上的原住民要更熟悉水性。如果实在不行,那就造木筏、造小船,总之这河是一定要过的!
      这么想着,寒宁开始派人在百姓中统计和“水”有相关特长的人。
      最后,她从众人之中,寻到了会木工的百姓二十余人、渔民水性极佳的十余人以及会游水的三百多人。
      在会木工的人中,基本都是做些家具的,只有三位是正经会造船的。
      而且这三人中,也只有一个是正经的造船师傅,剩余二人均是这位造船师傅的徒弟。当初寒铁部南下掳掠的时候,一块给掳劫来了。
      这三个人也挺倒霉的,因为寒铁部根本不需要船,这三人来了就等于丢了赚钱的门道。两个年轻徒弟还能跟着卖卖力气,上了岁数的师傅却经常被责打。
      好在两个徒弟都很孝顺,这俩人从小跟着师傅生活,感情很深,有口吃的也会分给师傅吃,老人这才能勉强活下来,生活过得很不容易。
      寒宁命这位老人带着两个徒弟和其余十几个木工师傅,一同处理造船的事。
      也不用做得多么精致,只要不漏水,能够顺利将人运过去即可。
      不过让寒宁有些失望的是,在和这位造船的老人交流过后,她发现眼下能快速造出来的只有小木筏和简单的小木船,但这两样都有一个巨大的弊病——基本无法运输马匹。
      且不说让马站在狭小的木筏上会不会惊了马,就算马匹的素质极佳,木筏也无法承载这样的重量和体积。
      马有四只蹄子,草原的马种又特别强壮,那马站起来又高又壮,横宽就差不多是两人宽,四四方方的根本就站不开。
      想要兼顾运马,那就必须造大木船,可那样工期便漫长了许多……
      此事着实令人头疼,最后,寒宁只能试着让众人先去造成本最低的小木筏。先把人运输过去,马匹渡不了河就先带回部落里,眼下最重要的是种粮!
      等到在东部扎下根来,一切就都好说了。
      寒宁下了决心,便叫大家开工了。
      连着干了几天,造出来几支结实的木筏,寒宁亲自检查过,品质倒是没有问题。
      下面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彻底凿开冰面,开始渡河。
      现在冰面虽然有裂纹,容易踏碎,可到底没有彻底化开,而且冰层还算厚实……若是真的人为给它砸开,那可就真没有退路了。
      

第4章 天降瑞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