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云南,也有相互掣肘
和监视的意思。想不到,岷王所为太过拙劣,竟与沐晟交恶,互相揭短,奏章雪片一样飞
往南京。永乐袒护弟弟,下旨责诫了沐晟,话里话外透着不信任,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危机。
沐晟便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大臣上下功夫,终于,皇上的看法慢慢改变了。和张辅一起平定交趾给了沐晟一次绝佳的表现机会,辅助张辅连连奏捷,因而晋封黔国公,内廷的美言和南疆的战功终于使永乐皇帝信任他了。
历史的渊源和云南的偏僻,加上风风雨雨的传言,永乐还是怀疑建文有去投奔沐晟的可能,所以和胡濙说了自己的疑虑。但胡濙到的时候,交趾打得正酣,除永乐六年夏第一次平乱大捷回京师受封外,沐晟基本都在前线,承父兄之威而无父兄之能,只要留他一人在交,他就打不了胜仗,连个现状都不能维持。张辅一到,所向披靡,秋风扫落叶般就把叛寇荡平了,沐晟感觉很没面子。为争一口气,一面在交址前线死扛着,一面遣幕僚长期蹲守京师,窥探朝堂动向,这才有了寻机把爱女沐清溪嫁给赵王的故事。
那一面,四弟娶了皇帝之女;这一面,又嫁女给皇帝之子。管它辈分不辈分呢,自己会不会打仗不大紧要,只要结好皇家,一切都好办。
沐家和沐晟就是这么个境况,按沐晟迥异于父兄仗义为人的秉性,他是不会自找麻烦把一个失了帝位的亡国之君延揽到身边的,何况靖难之役,建文危机时累次下诏各地勤王,他都按兵不动。但今上有旨,今又到了云南,该去的地方一个都不能少,像梳子梳头一样,
一府一府逐个来。
胡濙思量左右,还是先去了云南最为尊贵的岷王府,拜见了被沐晟指斥为作恶多端、
违法乱纪的岷王朱楩。
果然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仙亲王。
虽被皇帝削了护卫,罢了官署,岷王依然泰山般傲然的派头,在王宫门口,足足晾了钦差一个时辰,好不容易进去了,竟是在凉殿抚弄着一个侍姬和胡濙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
好一个色仙!胡濙心中这个气,实在看不下去,寒暄了几句就急着出来了。
黔国公沐晟虽不在,黔国府还是要去的,在府里,见到了沐晟的三弟沐昂。因沐晟在
外,沐昂主持府中事宜。沐昂虽也和二兄一样一表人才,但说到军政事务,鲜乏建树,皆是夸夸而谈的“仙人”。
和谁也没什么太多可说的。胡濙有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寥,仙境的云南真是个出大仙的地方。
云南的地界大,多达五十八个府,既然皇帝瞩目,那就一个一个的走,不管是汉人的聚居地,还是土人的活动区,曲靖、大理、寻甸、澂江、楚雄、鹤庆、永宁、蒙化……下滇池,走洱海,上苍山,半年多的光阴,除了云南大好的山水风光,他们要找的人却一无所见。也不知是建文布的疑兵,还是好事者的好事,在大理和寻甸山崖下,居然见到了所谓建文的诗,却看不出是哪一年刻上去的,再仔细排查,结果一定是一无所获。
没有办法,掸一掸尘土,一路北上进到四川境内。
第52章 封番王瓦剌大集会 展伟才沐英巧用兵(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