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引经典动议都北京 绳贪衍整治旧纨绔(3)[2/2页]

武英殿 钟月玄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租赋全免,营地旷远,一心养马,说不定会养出几匹千里马呢!”
  丹墀上一片轻松的笑声和“遵旨”声。
  待场面安静下来,永乐说,“牧马法一出,朝廷就不用倚仗西番的贡马了,但有一事还需深说。永乐初以来,朕三令五申茶、盐之禁,发放御书的胡濙也从边地奏过此事,李
  庆任左副都御史时曾对朕几次说过,公、侯、伯、都督往往令家人子弟行商中盐、走私贩
  茶,借权势凌辱转运司及各盐场官员,恣意滥取,致一些盐场累岁亏折,盐课司不敢据实
  上报,盐场官吏却被问罪,已成天大笑话。错案虽被纠正,然官员之贪心未敛。朕听了李
  庆的话,便谕令户部张榜禁止,就是要给这些人敲敲警钟。宋名将岳飞言,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今朕看来,敲警钟无用。文官爱钱,武臣更爱钱。前日,后军
  都督府右都督蔡福仍在妄行奏请蠲免军屯籽粒,欺君罔上,假公济私,被李庆弹劾。此类
  事件,迭出不穷。难道,朕真不知其为一己之私利吗?不是,是朕怜惜他们曾为国流血、
  流汗,是朕答应过他们共享荣华富贵。有一、有二、不能有三。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
  之仪表也!朝廷有制在先,四品以上官员之家不许与民争利,不得再败坏我大明法度。着
  都察院即逮蔡福归案,此后公侯伯、都督有犯者,一以鞠治,绝不留情。”
  他扫了一眼李庆,李庆仍是风宪官作派,不苟言笑,一脸的严肃。
  蔡福,当年张辅帐下从交趾深入老挝擒获陈季扩的勇将,因箭伤感染,久治不愈,溃面越来越大,几无可治,才被张辅逼着,回南京治疗、痊愈。京师部分官员的颓败让他大
  受刺激,从此,再也不愿回那个阴暗潮湿、刀锋剑雨的交趾前线了,遂疏通兵部方宾,以
  残疾为由,在五军都督府谋了个一品的右都督。在京师任都督以后,闲逸懒散,无所事事,再看身边的人,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原来都有自己的买卖啊!他遂利用主管的军屯差事,一方面以歉收请求皇上蠲免上缴,一方
  面将收益部分中饱私囊,已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而为都察院李庆所弹劾。
  又一个一品的都督落马。
  几年来,正一品以上的武官就有五六个栽在李庆手里,他弹劾了成国公朱勇、魏国公徐钦、定国公徐景昌的胡作非为。须知,朱勇是靖难第二功臣朱能的儿子;徐钦是中山王
  徐达长子徐辉祖的儿子、皇上的外甥,徐景昌是中山王四子徐增寿的长子、皇上的另一个
  外甥,二徐堪称是最亲近的皇亲国戚。李庆最近还弹劾了跟从皇上在塞外立下战功的都督
  谭青,说他贪暴、黩货,盗卖军饷,谭青被下狱追责。
  李庆胆量过人,中外凛其风采。
  永乐再次抬眼扫视了文武群臣,右列武臣除去陈瑄,一个个低眉敛目,面色难看;左列文臣反应不一:蹇义、夏原吉、宋礼、李庆神色专注,表情肃然;刘观、吴中、方宾略显木讷。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由杨砥的话牵出了朕的一大堆话,即使他不提及武臣子弟经商一事,朕在别的场合也要说的,这已成为我朝的一大顽疾。谁不知道子弟们背后是我们这些公、侯、伯、都督们在撑着,徇私枉法,招权纳贿,不可一世。
  那好,你们当中谁愿意卸官从商吗?朕现在就准。恐怕谁也没这个胆量,因为你清楚,你不是商人,没有商人的头脑,丢了官,没了权势,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有违法嫌疑的人,不得不承认皇上剖析得在理。
  永乐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抬高声音,“私茶之禁,驸马欧阳伦就是先例。谁犯到朕的手上,证据确凿,也一样是死罪。你们也看到了,几年之内,两淮、两浙等六个盐运
  司的盐运使从何晚龄开始,换了多少人?抬轿子的一大帮,想不贪都不成。看来只有国法不行,还要有人看着,从今日起,就设巡盐御史,专司盐政,以维护朝廷纲纪、国家大法,向宝——”
  “微臣在。”众人看时,从文臣队尾走出一人,至玉阶前十步站定,正是向宝。大家都知他前几年从应天府尹被贬为两浙盐运判官,却不知何时又回到了京师。
  “朕知你持身廉直,不避权贵,虽遭困厄,言不及利。做了几年盐运判官,对盐政利弊也熟知了,朕就让你做第一任正三品的巡盐御史,官员子弟有干犯的,一体纠治,绝不宽贷。”
  “遵旨。”向宝拱手,退回序列。没有谢恩,没有聊表忠心的豪言壮语。

第72章 引经典动议都北京 绳贪衍整治旧纨绔(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