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的名气却大,跟着他,
大家根本不用为生计犯愁。
永乐把图纸上上下下仔细端详了好一阵,才交还蒯祥,眼中流露出明显的爱才之意。
“依皇上所言,既是天地坛,就要体现出天地之象,”蒯祥很平静,“故主祭的大祀殿殿顶是圆的,以体天象,殿庑是方的,以体地象。山川坛则在外形上巧合山川之形,建天神地只坛,以祭祀大地和山川诸神,建观耕台等方便皇帝举行躬耕藉田典礼。”
永乐频频点头,感慨道:“朕心中虽有南京两坛的全貌,却想不出北京二坛的样子,如此之图,真是画到朕的心里去了。依图形尺寸,就在丽正门外东南和西南择址建设天地坛和山川坛。皇家祭祀和耕藉之地,要凸显富贵、大气。”
“遵旨。”李庆应了一声,“承天门和三大殿已经封顶,巍峨壮观之象已见端倪,皇上要不要过去看看?”
“就去看看,朕要看蒯鲁班把朕的京城第一门建成了什么样子?不成,就得拆了重建。”
“那就请皇上治微臣的罪。”蒯祥有些紧张,慌忙跪下。永乐只是开个玩笑,李庆心里有数,见皇上已往外走,就拉了他一把。
汉白玉的须弥座上,是四丈多高的砖台,上面是依次相连的五座木牌坊,三层楼阁式的巨大门楼耸立在朱色宫墙的连接点上。黄瓦盖顶,飞檐插天,正脊和垂脊的鸱吻口形放纵而身形内敛,活脱脱一群守望的神兽。承天门整体建筑气势恢宏,凝重大气,作为紫禁城的正门,深体皇家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李庆说:“承天门和三大殿之意义非凡,臣庶务缠身来得少,只是蒯祥没日没夜地盯
着,从设计到施工,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有他的心血在里头,他定下的尺寸,没有一丝一毫的误差,既节约了物料,又加快了进度,估摸着到明年夏天皇上心中的承天门就会以它的壮观宏丽展现在北京,绝不辜负这京城第一门,不,应该是天下第一门的美誉!”
永乐一笑,看着高高的承天门楼道:“朕还算满意,营缮所丞称职,就不用治罪了。”
李庆又带着几人从承天门下进入已建好的端门、午门、奉天门,院墙虽未垒起,却也足显了帝王之家壁垒深宅的威严,看得永乐不住点头。
进了奉天门,就是三大殿之首的奉天殿了。汉白玉砌成的约三丈高的土字形基台,一下子就把奉天殿从人们的视线中抬高了许多,三层重叠、向中心聚拢的基台,装饰着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龙头,平地渐升、望不到尽头的玉阶,殿前无限宽阔的丹墀,把奉天殿捧到了人们心中无以复加的高度,这不正是皇上所想要的效果吗?侍卫张杌、腾定等
在确认绝对安全后,才允许李庆带皇上进了奉天殿。
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漆工们正在进行后期的装饰,描龙绣凤,漆刷那几十根支撑殿顶
的巨大木柱。见皇上进来,全都齐刷刷跪下。永乐摆摆手,黄俨高喊了一声“平身——”
大家才继续手里的活计。永乐来到御座前,高约六尺的台基上,安放着雕龙宝座,龙形已
成,只是还没有描绘金漆,背后的雕龙屏风上半部才刚刚雕完。御座周围是六根盘龙柱,
柱顶是盘龙藻井,罩着御座。上面的活计已经完成,只是六根盘龙柱的龙还没有画上。
“皇上,这蒯祥除有绘图和精算的功夫外,”李庆想向皇上展示蒯祥的绝活,“像
有些人的双手写字,他还能双手画龙,要不就让他画给陛下看看?”
“朕也听说了他有这般手艺,正好见识见识。”
“这——”蒯祥立刻紧张起来,涨红了脸。双手画龙不错,但那是在平时,在一般木工面前。在手艺人中若没有两手绝活,别人是不服气的。今天不同,在皇帝面前,万一有个闪失,或许就前功尽弃了。他知道李尚书的一番好意,不好再说什么,跪下谦逊道:“皇
上,那只是微臣偶尔玩的雕虫小技,唬一唬属下的匠人还行,在皇上和大臣面前臣万万是画不得的。”
“朕若一定令你画呢?”永乐虽面带微笑,但语气已不容置疑。
“这——”蒯祥看看李庆,李庆瞪了他一眼,看着旁人。
只在锦衣卫挂衔的张杌说:“所丞有如此绝技,不想让我们赏一赏?”连腾定也操着生硬的汉语鼓励他画一个。蒯祥无路可退,心一横,反倒镇定下来。
“皇上,臣百倍努力,万一不成,只当没这门手艺,请恕臣不恭之罪。”
“恕你无罪。”永乐也明白一个匠人在皇上和诸位大臣面前的紧张心态。他知道,有多少大臣在堂下口若悬河,奏对时就语无伦次了,若再问上几句,早结结巴巴、汗流浃背了。
蒯祥叩头起来,一不做,二不休,指挥几个匠人备好红、黄、白等多种漆彩,登上御座前搭好的架子,三下两下攀到上面,助手递上漆和笔,蒯祥端详了一下,勾了勾尺寸,
随后,双手各握一款巨笔,似看非看地同时画起。随着木架一层一层撤掉,飞龙渐渐成形,
别人要一天的活计,他只小半个时辰,两条在祥云中飞舞的盘龙就展现在众人面前,活灵
活现,栩栩如生。
永乐叫声“好”,李庆、杨荣、金幼孜、张杌、腾定等一齐叫好。再看蒯祥,已累得瘫靠在柱旁,大喘着粗气,自顾不暇,更不敢去看画的如何。稍歇息了一会儿,顺势跪在地上道:“微臣这、这副模样,实在不像一个——臣子,皇上跟前献丑了,请皇上——治罪。”
永乐面带笑意:“爱卿起来说话。北京建筑的匠人、民丁和官军约有百万之众,若有
百之一、不,千之一能如爱卿一样,北京会提前一年或两年建完的。正因绝无仅有,你蒯祥之功实不可没,着升正七品营缮所正,主持北京皇宫、天地坛等一应重大设计、建造;
杨荣、金幼孜伴驾有功,着任正四品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兼掌翰林院。”
第81章 心猿千重太子理政 胸中万卷蒯祥献艺(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