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九零章 大劫将至[1/2页]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卫辉。
      杨相国站在卫河码头,看着正在装船的巨炮。
      他才刚刚走到这里。
      毕竟他的巨炮移动缓慢,靠着铺设轨道从黄河渡口到这里,沿途又是相对松软的黄河沉积平原,准确说其实是黄河故道的松软土质,而且还有不少小的河流阻挡,所以也不仅仅是铺设轨道那么简单,还得不断夯实路面,甚至部分路段还得修筑陆基……
      就像小拿拿时代的法国筑路一样,用大小不同的石头铺设陆基,最上面还要铺碎石。
      十几吨重啊!
      在这个时代陆地上移动十几吨重物,真的是一个大工程。
      最终总共一百多里他竟然走了近一个月,而且因为卫河这一段水也不深,同时也还得疏浚河道。
      包括码头也一样是新建。
      实际上沿途所有码头,都是要经过专门的建设。
      到现在距离他渡过黄河,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甚至麦收都已经结束,不过北直隶的混乱也已经结束,各地基本上都已经被红巾军接收,包括山东的各地也已经完成控制。杨丰在带着大炮北上,又不耽误南北十几万红巾军行动,包括登州的杜松等部也参与,他们在迅速横扫整个北方,期间也不是没有战斗,毕竟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士绅选择宁可毁灭。
      尤其是北直隶还有不少坞堡,那些地方豪强自己修的棱堡,然后聚族而守就跟个欧洲城堡一样。
      但一切在这大势面前终究都是螳臂当车。
      总之现在北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已经完全落入他手中,各地就是等着他的大炮北上。
      至于那些需要炮决的士绅,但凡还没逃走的,有这种可能性的,这时候都已经被关入大牢等着他的筛选了。
      也没人杀他们。
      毕竟和杀他们相比,还是看他们被炮决更值得期待。
      而且他们也不敢自杀。
      他们的儿孙们在替杨相国看着。
      在杨相国的大炮威慑下,这些习惯了嘴上喊着孝道的家伙们,现在也只能是笑柄了,但为了不至于自己进大炮,他们也只能这样了,甚至就是那些主动绝食的,都被他们儿孙强行灌米汤,总之无微不至的伺候着让他们在进大炮前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
      孝子贤孙啊!
      至于之前士绅大逃亡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悲剧……
      乱世嘛!
      都是这个样子。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既然已经身处乱世,那么乱世里的一切都是必然。
      好在随着红巾军的接管各地,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被野狗啃食的士绅死尸也得到好心收葬,地上的鲜血也被雨水洗去,郁郁葱葱的野草间繁花点点,大地又恢复了重生,曾经的泪水和死亡,统统都变成很快就会遗忘的回忆,各地的鞭炮和锣鼓,在庆贺全新时代的到来。
      杨相国的大炮,只是在为这个全新的时代,做最后的一锤定音而已。
      不过这段也是杨丰这趟远征的最后障碍了。
      再向前全是水路。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顺流而下。
      “大帅,实际黄河北流最好,免了夺淮之祸,河北有了水,淮河汛期也不用再受泥沙阻碍。”
      他身旁的工程总指挥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一路不仅是运输他的大炮,事实上也是搞基建,从汉江水路北上通过运输大炮夯实的路基,尤其是部分路段因为土质问题,仅仅夯实都不够了,还得铺设石头基础,所以事实上就是一条国道,而沿途码头加固,新式起重机械安装,浅水航道疏浚,尤其是黄河渡河处,一座浮桥也已经迅速建成。
      那两端足够固定铁索。
      最终一条起于广西,直达京城的水陆联运大动脉就这样建成,未来将是无数物资在这条大动脉上流动。
      所以……
      大工程就是得搞。
      杨相国的大炮运输堪比隋炀帝的南游了。
      而这一切建设,都是从应天调来的新学工程人员。
      到现在为止已经七年的培养,终于让杨丰收获了想要的人才,他们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而各种新式技术同样也得到了检验。
      不过……
      也让这些年轻人热情澎湃啊!
      他们都已经开始脑洞大开,开始搞奇观建设了,比如他们就想人为让黄河恢复北流,简单点说就是集中巨量的人力,在北方利用天然河道拓宽加深,再将黄河从北岸扒开口子引入新河道。
      然后一切都解决了。
      什么黄海夺淮。
      什么洪泽湖泛滥。
      什么淮北黄河洪水威胁。
      统统没了。
      只要没人再故意扒开黄河,江淮之间因为黄河夺淮带来的危害统统都解决了。
      相当大胆。
      “你们计算过那样需要开挖的土方量吗?”
      杨丰说道。
      “这个,属下认为,只要大帅一声令下,百万民兵齐上阵,就足够挖出这条新河。”
      工程总指挥一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说道。
      杨丰拍了拍他肩膀……
      “有这志气是对的,但你还是先去仔细计算一下土方量吧!”
      他说道。
      这脑洞大的都夸张了。
      这工程量就是上现代工程机械都不一定能撑住。
      “大帅,潞安站报告,元老院与大同国合并,大同国议事会并入元老院,元老院迁往西安,并继续以大同国为国号,而且他们还发了份告天下书,号称十万儒生十万兵,天下儒生地无分南北,皆有护教卫道之责。要各地儒生纵然已经在大帅治下也应揭竿而起,与大帅血战到底,还说明祚已终,惟有德者居之,天下豪杰无论胡汉,但有诛灭大帅者,即为天命所归,大同国将以其为主。”
      一名参谋匆忙走来报告。
      然后他把那份告天下书双手奉上。
      杨相国接过打开……
      “文笔不错!”
      谷他说道。
      当然文笔不错了。
  &n

第四九零章 大劫将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