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零二章 再苦一苦大儒[1/2页]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能帮你们的就这些了,陛下这边是不会卷入的,你们可以死了这条心,咱们这位陛下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深宫长大,不懂外面事情的,倒是颇有太祖之风。”
      熊廷弼说道。
      他面前的是刘宗周。
      他和这些人当然不可能没有暗中的联系。
      说到底当年都是一个阵营的。
      实际上皇帝也知道……
      皇帝早就在建立自己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一直没撤销,上次被囚禁的经历,更是让他一回到广州就重建了锦衣卫,所以刘宗周这些人的活动他不可能不知道。
      要知道张孔教等人去倭国,可是坐南洋公司的商船。
      而且是走吕宋的。
      但对皇帝来说这些人能给杨丰制造点麻烦那也是好事,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不能让杨丰闲着。
      “这天下就只能如此?”
      黄遵素说道。
      “不然又能如何?
      用杨丰的话说,这时代已经变了。
      咱们也只能跟着变,否则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幸好咱们也的确跟着变了,故此还能有一线生机,如北方那些连一线生机都没有。
      要么被杨丰炮决,要么从此跪伏他脚下。
      但结果还是难逃覆灭。
      看看如今江南,杨丰就是在进行彻底的清洗。
      他不会给儒生留下活路的。
      不仅仅是他,陛下也一样,奉天的科举即将彻底改革,原本的八股取士虽不说彻底废除,但以后也改为文科,再加上医,算,工,农,还有武科,实际六科取士,每科取一百人为进士,而后授予佐贰官,再根据为官政绩升迁,武科进士则入御营为军官授予校尉。
      据说这也是杨丰设计的,他那里也会进行同样改革。
      所以……”
      熊廷弼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露出一脸凝重的表情。
      “我怀疑陛下和杨丰暗中其实是商量好的,包括杨丰的这一轮清洗很可能陛下早就知道,而且接下来很可能会效仿。
      只不过规模不会这样大。
      毕竟他不是杨丰。
      但他也必然会对之前科举取士的那些官吏进行一遍清洗。”
      他说道。
      “他不怕出事?”
      刘宗周意外的说道。
      “出事?杨丰在北,谁敢再动陛下?
      陛下最多清理一批贪官污吏然后换上新科举的进士,他最多是修剪修剪多余的枝杈,杨丰要的可是连根拔起,要么忍着他,要么杨丰过来连忍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一君一臣,一翁一婿互相配合,玩的就是让人别无选择。”
      熊廷弼说道。
      刘宗周和黄遵素沉默无言。
      这个世界真的让他们都快窒息了。
      这些暴君妖孽们一个个就像收紧绞索般,把士绅们一点点勒死。
      “你们无论在杨丰那里还是陛下这边,都已经是被通缉之人,除非从此隐姓埋名隐遁山林,否则终究还是难逃一死,剩下无非去大明之外寻求容身之地。但南洋就不必了,陛下雄心壮志,要征伐南洋诸国,如今大军已经向琼州集结,就等着跨海进军安南。
      吴广也已经去广西,御营和各地土司兵马都已经在集结。
      十万大军入冬就会进攻。
      郑家是抵挡不住的。
      至于东渡倭国也不是好去处,离杨丰太近了。
      离他太近的都不是好地方。
      而且野猪皮还在倭国,他野心勃勃,只不过没有机会而已,若倭国再次侵朝失败,他恐怕是不会忍住造反的,倭国的战乱在即,去了恐怕也难保平安。
      西去吧!
      大同国终究还是儒家最后血脉,纵然山陕不保,还有可向西,西域汉唐故地,蒙古人也是可教化者,你们再建大元也未尝不可。
      就算杨丰一统北方,有陛下在这边他也顾不上西方。
      再说他也看不上西域风沙之地。
      这个天下太大,比那里好的地方实在太多,他就算一一征服,西域也是要排后面的,你们几十年安稳想来可保,咱们这一代人也就过去了,能在西域延续圣贤教化,也算是无愧先贤了。
      至于以后……”
      熊廷弼叹了口气。
      “以后的事就不用多想了,杨丰不死终究都只能如此。”
      他说道。
      当然,他不知道人家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实际上在杨丰开始清洗前,人家就已经开始转移家族西行。
      不是整个家族。
      毕竟他们这些家族里面平民百姓还是最多的,但那些自觉在杨丰手中必然没有好结果的,或者那些真正不屑于在这种黑暗世界苟且下去的,都已经在陆续西行。
      不仅仅是他们。
      这时候就连江西湖广这些地方当初投降的都开始跑路。
      毕竟杨丰都开始秋后算账了。
      不跑那就是傻子了。
      向大同国的,去四川的,还有来皇帝这边的,尤其是皇帝这边,毕竟皇帝这边还是承认他们投降了的,而且广西地广人稀,找个地方落脚然后开荒都可以。
      所以皇帝陛下这里倒是近期人口开始大幅增长。
      他的广西大开发已经开始。
      大批江西湖广的士绅默默拖家带口跑到广西,然后在南宁,柳州这些地方开荒种田,用自己携带的金银财宝转入工商业,倒是一时间让广西越发繁荣。那些土司虽然很警惕,但被御营修理过之后,他们现在已经像面对朱元璋时候一样听话,实际上连云贵的土司都开始交税。
      杨应龙都交了。
      水西安家也老老实实向贵州巡抚交了两千多石的税。
      刘宗周默默起身,然后什么也没说,很是庄严的向熊廷弼行礼,熊廷弼也赶紧起身还礼,然后刘宗周依旧什么也没说,直接转身离去,随后黄遵素也和熊廷弼行礼,同样也默默离去。他们就这样悄然消失于茫茫人海开始他们的西行,熊廷弼在那里默默看着他们的背影,最终叹息一声,然后也回兵部衙门了,他们就这样在秋风中分别。
      从此再没相见。
      然而刘宗周这些点火的走了,被点燃的江南,却依然在熊熊燃烧。
      无数儒生在新时代的烈火中化为灰烬……
      当然,不是烧了。
      “送去开荒!”
     &nb

第五零二章 再苦一苦大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