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9章 给点颜色瞧瞧[1/2页]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的质问与辱骂,张文和仿若未闻,依旧笔下不停,熟练地运用春秋笔法进行记录。
     就在这时,身着盔甲的卢象升、孙传庭等一众将领气势汹汹地来到午门之外,与一众倒地不起却仍不罢休的东林党文官形成对峙之势。
     只见之前叫嚷着要用鲜血在午门之外写个“冤”字的那名官员,此刻手指着卢象升、孙传庭,声色俱厉地骂道:“尔等武将勾结江宁,心怀不轨,蒙蔽圣上,妄图祸乱朝纲。
     本官绝不会坐视不管,哪怕今日血溅午门,也绝不容许你们这群不受节制的武夫胡作非为!”
     听到这名官员的辱骂,孙传庭脸色瞬间一沉,怒声回骂道:“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如今辽东战事胶着,局势紧张;西南乱象丛生,大战在即;沿海倭寇更是屡屡侵扰,百姓苦不堪言。
     可你等文官又做了什么?
     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我等武将一心忠于大明,忠于皇上,哪怕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毫无怨言。
     你们却肆意污蔑我等,你们才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听着孙传庭这番义正言辞的话,不少东林党文官顿时恼羞成怒,纷纷七嘴八舌地回怼起来。
     孙传庭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
     这时,一旁的卢象升却神色平静,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大人,您说这话可就毫无道理了。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吃的皆是大明的俸禄,效命的都是当今天子。
     圣上有意改革五军都督府,意在重整大明军备,扫平内忧外患,实现大明中兴,可你们却百般阻拦,这究竟是何道理?
     我等武将何曾纵兵掠夺?
     又何曾欺压百姓?
     更何曾图谋不轨?”
     听着卢象升的三连问,这名东林党官员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伸出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卢象升说道:“你……你……你……”
     卢象升脸色一凛,顿时捏紧双拳,只听关节“咔咔”作响,他冷声说道:“这位大人若是听不懂道理,本将倒是略通些拳脚功夫,可以好好给您‘讲解讲解!”
     只见这名官员顿时气得暴跳如雷,扯着嗓子骂道:“尔等卑贱武夫,实在欺人太甚!简直粗鲁不堪至极!”
     卢象升听闻,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冷说道:“这位大人,请你说话放尊重点!
     本将以及本将身后的一众将领,可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我等原本皆是文人举子,后来弃笔从戎。
     若论起四书五经,恐怕读得并不比诸位大人少。
     若是诸位大人想文斗,那咱们不妨就此辩论一番;若是想武斗,那可就更好不过了。
     自从进入京营之后,我等日夜苦练拳脚功夫,正愁没处施展呢!”
     听到卢象升这番不卑不亢的话,一众东林党官员顿时怒目圆睁,纷纷恶语相向。
     这时,一旁的孙传庭早就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开口说道:“卢兄,你跟他们废什么话,直接动手便是!”
     卢象升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孙兄,稍安勿躁。
     咱们好歹都是读书人出身,做事还是要讲究个体面,不是吗?
     先与诸位大人辩论一番,倘若他们依旧不知好歹,到时候咱们再用拳脚功夫跟他们‘切磋切磋也不迟。”
     午门之外愈发热闹起来,这动静顿时吸引了不少百姓,他们纷纷围聚在不远处观望。
     只见张文和与李若琏带着锦衣卫,时不时走到几名东林党官员面前,询问几句后便不再理会。
     张文和则奋笔疾书,不停地记录着什么。
     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气得在后面紧紧追赶,却被几名锦衣卫拦住。
     李若琏心里乐开了花,暗自想着:“大人这招实在是高啊!
     文和这春秋笔法,黑的能写成白的,白的也能写成黑的。
     只怕过不了几日,《天启时报》传遍京师内外,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的名声可就彻底臭大街了。”
     就在这时,一名东林党官员突然发了疯似的朝着张文和猛扑过去。
     李若琏眼疾手快,赶忙上前,一脚将其踹飞,挡在了张文和身前。
     众人这才看清,这名官员手中正拿着半截砖头,显然是想一砖头拍死张文和。
     李若琏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喝道:“在这午门之外,竟敢谋杀朝廷命官!
     兄弟们,把他拉下去,好好‘招呼一顿!”
     顿时,两名锦衣卫上前,架起这名官员就拖走了。
     只见张文和脸色有些难看,阴沉着脸问道:“李大人,刚才那名官员叫什么名字?”
     李若琏赶忙回道:“督察御史刘明杰。”
     张文和闻言,点了点头,嘴里开始念叨起来:“督察御史刘明杰于午门之外,携带凶器,意图进宫行刺皇上。
     碰巧被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及时发现,眼见谋逆之心被当场揭穿。
     刘明杰更是妄图手

第169章 给点颜色瞧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