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4章 又来单子了[1/2页]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首辅孙承宗便手持圣旨与尚方宝剑,同陈策一起,率领两万精锐兵马火速离京。
     随行的,还有新任陕西巡抚陈奇瑜。
     此前,前任陕西巡抚刘策被杨涟施以剥皮萱草之后,朝堂众人便着手推荐新任陕西巡抚。
     起初,大家一致力荐延绥巡抚刘楠。
     这位老大人在陕西任职多年,清正廉洁,且颇具才干。
     然而,最终却被朱由校一票否决。
     原因无他,刘楠已然六十八岁高龄,即便就任陕西巡抚,又能在任上干几天呢?
     于是,朱由校决定大胆启用新人。
     恰在此时,他想起江宁之前曾向他提及过陈奇瑜。
     朱由校力排众议,钦点陈奇瑜为陕西巡抚。
     要知道,彼时的陈奇瑜年仅三十三岁。
     消息一出,一众大佬纷纷表示反对。
     一来他们对陈奇瑜并不了解,二来如此年轻担任巡抚,在众人看来并非好事。
     为了让众人信服,朱由校将陈奇瑜召来,让一众大佬当场对其进行考验。
     所幸,陈奇瑜确实有真才实学。
     面对大佬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他皆能对答如流。
     最终经过几轮考验之后,陈奇瑜才过五关斩六将被敲定了陕西巡抚。
     当陈奇瑜得知自己即将出任陕西巡抚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以他三十出头的年纪,便能成为一省封疆大吏,这种情况唯有在太祖洪武年间才出现过。
     如今,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中担任巡抚之职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五六十岁,即便是最年轻的,也得四十好几近五十岁。
     当然,那位传说中的江大人除外。
     陈奇瑜深感皇恩浩荡,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当即表态,若自己治理不好陕西,无需朝廷下旨,他便主动前往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领受剥皮萱草之刑。
     见陈奇瑜敢当场立下这般重誓,朝堂中的诸位大佬也不禁对这位年轻人心生钦佩。
     此次,陈奇瑜正好跟随孙承宗一同前往陕西赴任。
     孙承宗身为前辈,对这位晚辈起了爱才之心,一路上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点,让陈奇瑜获益匪浅。
     此刻,陕西境内,温体仁和杨涟领着一千锦衣卫,四处奔波救火,忙得焦头烂额。
     起初,温体仁还会劝杨涟少些杀戮,可到后来,他也不再劝阻,甚至还主动撺掇杨涟以杀人来立威。
     杨涟对此毫不在意,直接杀红了眼。
     唯一令二人头疼不已的是,他们手上仅有这一千锦衣卫,人手严重不足,只能在一处杀完后,再赶赴下一处接着杀。
     直至此时,温体仁和杨涟才深切体会到,为何江宁每次出京,动辄就带着数万大军随行,敢情江宁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随时大开杀戒的准备,完全不担心人手不够。
     可他俩现在顾不了那么多,只能四处狂奔。
     而在秦岭深山中的郭允厚,得知陕西的情况后,本打算带着一千东厂番子前去帮忙。
     可谁能想到,秦有德这个老六居然给他接了个超级大单——金缕玉衣。
     要知道,这玩意儿郭允厚也是前不久才侥幸挖到一具。
     如今在秦岭山中挖了好些日子,连金缕玉衣的毛都没瞧见。
     眼瞅着交货日期临近,郭允厚愈发烦躁。
     他留下孙云鹤带着一众东厂番子继续挖掘,自己则领着开山大弟子李老鸭四处勘察风水,期望能撞上大运,挖到一座汉墓。
     所幸老天眷顾,在交货前三天,郭允厚经过多方探寻,终于确定了一处汉墓的位置。
     他当即召集人手,迅速开挖。
     没想到,这一挖竟挖出了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同时还有不少精美的美玉和金器。
     郭允厚欣喜若狂,带着一群东厂番子连夜从秦岭深山中奔出,火急火燎地赶往西安府准备交货。
     这可把秦岭山外几个村子的百姓吓得不轻,他们第二次目睹了阴兵过境的场景,惊恐万分,最终几个村子集体搬走。
     毕竟“阴兵过境”这种事,实在是太过惊悚,而郭允厚对此浑然不知。
     郭允厚赶到西安府后,径直来到奇宝阁,将挖出的金缕玉衣和其他古董交给了秦有德。
     他刚松了口气,想着这下该去帮温体仁和杨涟的忙了,谁知秦有德又搓着双手,满脸堆笑地凑了过来:“郭老大人,又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草民给您又接了几个大单。
     最近有几位从西南来的富商,想要订购几件汉代的青铜器,最好是青铜鼎和青铜镜之类的。
     草民已经收了定金,约定两个月后交货,不知郭老大人您打算何时动手呢?”
 

第334章 又来单子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