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上岗第一天就来了个任务[1/2页]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小鱼吃大鱼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可不怀疑对方会真的打她。
      但是她还是要说。
      她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对方嫁过来以后,给两个人房子买在一起,这样一家人的户口都能进城里。
      因为现在户口制度是孩子随女方。
      他们几个都没母亲,自然不符合要求。
      那就得给自己老爹找个媳妇。
      然后就是等自己挣够钱。
      梁父不知道她的想法,就感觉一阵的恼羞成怒,这次真的要打他。
      “爹,你别打大姐!”
      二丫听到动静,出来以后,委屈的拉着父亲的裤子。
      其他两个也是眨巴眼睛看着他。
      大姐还给他们带好吃的呢!
      梁父见状叹了口气,瞪了门口一眼:“给我回来,事情还没说清楚呢!”
      听到这话,梁春晓这才嘿嘿一笑,走了进来:“爹,你可别打我啊,打我的话,我下次就不回来了。”
      随后搬個板凳坐在门口的位置。
      一旦不对劲,就准备跑路。
      ……
      王青松将东西准备好以后,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扛着一床旧被子进了大院里。
      此时大院里已经没几个人,都回家吃饭去了。
      摸着黑,打开了房间的门,将垫被和被褥都放在了床上。
      这里没炕,底下就得有厚被子,不然的话冬天就会很冷。
      煤炉子和炒菜用的锅他没有,等着明天去委托商店把东西给买了。
      至于其他的家具,暂时没必要。
      有床有桌椅板凳,这些就足够了。
      以后隔三差五的弄点旧的东西回来就好了。
      看了看屋里,找到丢弃在角落的旧扫把,开始在屋里打扫卫生起来。
      现在的温度上来的很快。
      白天的温度有些高,后面要是再升温,就得把棉袄给换了。
      不过后面还有倒春寒,每年都会热一段时间,气温陡降。
      “忙着呢?”
      思绪间,门口传来了笑呵呵的声音。
      王青松抬头看去,正是韩大妈。
      人来了,就不能再扫地了。
      将垃圾扫在墙边,把扫把靠在了边上,笑着打了个招呼:“韩大妈,坐!”
      拿着旁边的小板凳递了过去。
      家里的大桌子和方椅以及长条板凳都不在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只能拿这个将就一下。
      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干嘛来的。
      估计是唠嗑,顺便打听一下他的情况。
      韩大妈接过东西坐了下来,看着房子笑呵呵的说道:“收拾呢?”
      “嗯,收拾一下,把东西拿了一点过来。”
      王青松说完,四下看了看不好意思的说道:“您看,这没有煤炉子,也没烧开水。”
      之前他倒是想把梁春晓房子的那一套给弄过来。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明天再去弄也行,不急这么一天两天的。
      “嗨,没事!”
      韩大妈不在意的笑了笑,随后问道:“我瞅着你这搬家,怎么家里没人过来啊!家里还有哪些人啊!”
      其实她最奇怪的是对方的身份。
      王青松自然知道以后肯定会有人问的。
      便如实说了出来:“家里就我和我妹妹两个人,还有两个哥哥在城里……”
      除了工作说是他二哥帮忙弄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真实的。
      “哦~~农村过来的啊!”
      韩大妈恍然,随后笑道:“那你二哥还挺有能耐的啊!这两年从农村来城里上班,不是那么容易啊!”
      城里当然简单许多。
      但是农村上来没一定的路子,还真的上不来。
      王青松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次没说自己二哥有个大资本家老丈人了。
      在村里没关系,他们也找不到城里,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看着王青松稚嫩的脸庞,也是叹了口气:“你们这也不容易啊!家里没个当家的,难怪这么小就上班了。”
      此时在她的观念里。
      有机会进城里上班,比上学要重要。
      因为上了初中也不一定能上的了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大学。
      不然的话,就算是高中毕业了,还是得回农村,最多在农村的公社弄个工作。
      至于中专,在城里可能没那么抢手,但是在农村县城里,中专那都得拔尖的人才能上。
      因为农村县城的教育和城里差距还是蛮大的。
      换成她,也知道有个铁饭碗更重要。
      (那时候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非常高,所以城里初中拔尖的学生,除非是家庭特别困难或者是女孩子,一般不会上中专。和八十年代中专不一样,八十年代高考升学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后来中专在城里也成了抢手的。)
      韩大妈感慨了一下,随后对着他笑道:“大院里的人估计你还不认识,我稍微给你说一下。”
      随后大概的说了一下情况。
      王青松则是在那里听着,时不时的嗯一声,或者轻轻颔首。
      前面的倒座房一共五间,有两家各自占了两间,空的一间里面乱七八糟堆放了一些东西。
      中院一共14间住了10户人家。
      他这边的西厢房都是一个人住的,对面是工安赵明住东厢房的正房两间,两边各自有一家。
      北房正房有三间,孙大爷家占了两间,西面的两间耳房正是韩大妈家。
      靠近东边穿堂位置的一间耳房住了一家。
      后院算上拆除了厨房和厕所加盖的,一共七间,住了五户人家。
      全院一共17户人家。
      大部分都是解放以后,达到结婚年龄,结婚以后厂里安排进来的,所以这些人大部分年龄都是在三四十左右。
      孩子也都不是很大。
      当然了,也有原来街道房子塌了,或者有拆了盖别的房子搬过来的。
      所以这里的人很杂。
      17户人家里有7户是他们厂子的,也就是他们这一排四间房子以及正房的孙大爷,还有后院两家。
      此时他也知道了旁边刚刚和他说话的那个大姐是谁了。
      李红梅,男人是厂里车间的普通工人。
      家里三个孩子。
      至于其他的,说了他也记不住,只有以后说上话了,慢慢也就认识了。
      “水表只有一个,一毛八一方水,大家按户平摊,电的话是八分五一度,按灯泡数来算。你这刚搬进来,等下个月初的时候,算半个月的。”
      对方又说了一下水单费用。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嗯,好,到时候多少钱,告诉我一声就好了。”
      今天15号,但是这个月是28天,差1天的时间,自然也不会去计较。
      “没事,到时候会算清楚的。”
      韩大妈笑呵呵的说着。
      随后笑道:“行了,伱先忙吧,我先回去了,以后都住一个院子,慢慢就认识了。晚上没水的话去我那边提一壶。甭客气。”
      王青松见状自然是起身跟着对方站了起来。
      “哎,好,要的话我再去弄。”
      对方见状笑着打个招呼出了房门。
      看着对方离开,王青松琢磨了一下,没出去,而是继续把屋子给清扫一下。
      现在是晚上,天没那么暖和自然没人晒太阳。
      扫完了地,等灰尘散的差不多了,他这才准备将房门给关上。
      “给,刚烧开的,快点冲了。”
      说话间,韩大妈提着一个铝水壶过来了,上面还冒着热气。
      “哎,谢谢,我自己来。”
      王青松有些不好意思,赶忙去拿出了那个破旧的暖水瓶,把水给冲了上去。
      “估计你脸皮薄,家里没水怎么行呢!”
      韩大妈看着他把水充好了,笑道:“行了,你忙吧,我走了啊!”
      说完,笑呵呵的提着水壶离开了。
      王青松将对方送到门口,直到对方回屋里,看着暖水瓶,琢磨了一下,出去打了点水回来洗漱一下。
      全都弄好,躺在了这个简易的房间里。
      拿出八卦镜,看着对面周颖正在厨房弄吃的,而周馨也没有像之前一样萎靡不振,此时正拿着手机玩。
      估计两个人问题不大了。
      没管两人,拿着出那本新中国60年的书继续在那里看着。
      ……
      翌日清晨,王青松从睡梦中醒来,赶忙穿裤子下床。
      让尿给憋醒了。
      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七点多了,自然不会在家里上厕所,而且他也没买尿桶。
      着急忙慌的就出去了。
      李主任带他来的时候,再两百米开外就看到厕所了。
      以前大院都有厕所的。
      后来建了公共厕所以后,各家院子里的厕所都拆了,顺便加盖了房子。
      一个是卫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子太紧张了,特别是前几年大量农村人进城里的时候。
      直接给城镇人口添加了一倍。
      之前城镇户口是两千多万人,后来增加到接近五千万人,增加了两千多万。
      要知道,之前的两千多万人里可是加上老人和孩子,真正上班的人只有几百万。
      但是在增加的这些,大部分都是上班的人。
      能不紧张吗!
      此时街道上有不少的行人和玩耍的孩子。
      来到厕所这边,女厕所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少的人还捂着肚子。
      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在那里捂着肚子,跺着脚,在哪里吼着:“这是掉进去了吗?还不出来。”
      里面的人自然也是不情愿的回应着。
      王青松来到男厕所这边,这里自然是不用排队。
      不过里面的卫生情况实在是一塌糊涂。
      中间站人的地方放了几块砖头,地面上到处都是尿液,都积累起来了。
      而且这味道,就算现在天冷也是辣眼睛。
      踩着砖头,找个地方直接解决了问题。
      随后赶忙出来。
      身上都感觉有味道了。
      这要是夏天咋办?
      比农村还要刺鼻。
      回来以后,大院里已经有人在洗衣服,上班远的人已经出门去了。
      王青松拿着东西过去接水洗漱。
      中间时不时的有人在那里打着招呼,他自然是在那里一一笑着回应。
      一群大妈和大姑娘小媳妇在那里唠嗑。
      洗漱好以后,回到房间,看着屋里,准备今天找时间去一趟委托商店,把该买的买了。
      不过现在要做的就是得先去厂里一趟。
      得去后勤处报道。
      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五点,中间半个小时吃饭的时间,说是半个小时,其实时间不止那么长。
      现在人多,三轮车自然是不好再弄出来了。
      走在路上,密密麻麻的一片,马路中间都被人给占据了。
      车子几乎都开不动。
      车子刚刚开走,散开的人群又把空白的地方给填满了。
      来到厂子这边,就看到有人说说笑笑的进了厂子。
      “张哥!”
      王青松跟着进了厂子,准备四下打听一下后勤处的位置。
      正好看到张元过来了。
      并没有看到孙亮的身影。
      “咦,青松,来这么早啊,手续办好了没?”
      张元看到他,笑呵呵说道。
      “办好了,昨儿我就过来了,劳资科那边让我去后勤处这边。”
      “哦,昨儿就来了,怎么也不来找我!”
      张元看着他,客气的笑了笑。
      王青松见状说道:“昨儿来的晚,来的时候都快下班了,我就直接过去找刘科长帮我把手续办了。”
      “嗯,走吧,我带你过去好了。”
      

第189章,上岗第一天就来了个任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