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 天意几时明,圣心亦难测[1/2页]

梨花误 鱼月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善脸上有些为难的神色,凝视着步蘅道:“你伯父……从宫里听到了一些话……是关于你的终于大事的。”
      步蘅已经可以确定了,面上一红,将头垂下。
      道善轻舒一口气道:“那位灵虚道长说……你命格不凡——这话你师傅也说过,不新鲜。新鲜的事情却是……他说你和那位……九皇子?寿王……还有六皇子盛王,都似乎有缘分……”
      步蘅脸上发烫,心内微微诧异,自己竟然还会和李?有缘!便又更加相信,李?待自己的种种,仅仅是为了这些话罢了。
      道善停顿一会儿,又道:“那位灵虚道长,还说你若为男子,便有帝王之命!这把你伯父吓坏了——身为男子的你,不就是知秋么!因此他令知秋先不要回来,他去户部、族谱那里查探一番,确定知秋的户籍上没有一丝破绽,这才罢了……这件事,你也知道吧?”
      步蘅点点头道:“初时,我不很明白伯父的用意,只是遵从他的意思,让知秋暂时不要回来。”
      又是一阵沉默。因为没有人跟着掌灯,周围一片昏暗,只能看到近处山石的轮廓,脚下的碎石小路,还有触到衣裾的兰草。
      然而,步蘅却见父亲正望着远处出神,他能看到什么呢?
      寂寂夜色,花草虽然繁茂,却不露形迹,唯有清香浮动……
      道善终于长叹一声道:“这道士的话,我真不知该不该听……当初,正是因为听了,说你们不宜在家中生养,于是去了外面。一开始,还不想认知秋,等到你伯父找来,才为他入籍。如此一来,便晚了两年。再后来,又是你师傅的一句话,再也不说你们是龙凤胎……当初的这些决定,现在仿佛都应验了。那么,灵虚道长的这些话,应该信吗?”
      步蘅却觉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无稽之事?”
      “你这话,怎么说?”道善温和地道。
      “就是不明白,那位灵虚道长为什么会说这些话!”步蘅微微有些羞恼。
      每一个去求签、算命的人,其实就只是想听到自己心里早已盘算定的话,一旦与之南辕北辙,必然要再求一遍,再算一次。可是一直以来,步蘅所算到的,都未能如愿!
      “你这话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这两个,都并非你心中所想之人啊!”
      “爹爹……”
      道善微微一笑道:“这并没有什么……这话你本来应该跟你母亲说……可惜……”他长长地喘了一口气,没有说下去。
      步蘅没有等到后面的话,一阵担忧,上前一步,只见父亲半垂了头,神情悲切。她便轻轻唤了一声“爹爹”小心地扶住他的手臂。
      道善伸手往她手背上轻拍一下说:“上面派人特地抬走那些花,还封官什么的,我猜其实是陛下相中你这个儿媳妇。你伯父也说,陛下很信任灵虚道长的。以后的事情说不清楚,你不用急,慢慢来……”
      “爹爹!”步蘅道,“陛下即便相中……我……我也未必相中……那些皇子们……”话未完,便觉耳后发烧。
      道善不禁一笑,道:“好了,我已经懂了。回去吧……”
      步蘅便扶着他往回走,步伐缓慢,脚掌透过柔软的鞋底能感受到脚下碎石的纹路。夜的清凉与暗香一点点将他们浸透……
      而步蘅却觉得一阵温暖,扶着父亲漫步小园,远离俗世,这不正是她一直所盼望的吗?
      步蘅面上努力保持着平静,可是那颗心,早已为这样的幸福而颤抖。虽然看不到,她也能知道,自己的眼睛此时一定闪闪发亮,因为幸福,更因为激动的泪水……
      “蘅儿……”道善说,“你再唱一唱那首……《春色媚》!”
      “好。”步蘅柔声道。
      轻柔而微带沙哑的歌声缓缓荡漾开去,和着暗音,在不觉间就浸到人们心里去……
      步蘅于是又看到父亲一脸伤感。这一刻,她不禁想去见一见李?,再将这首《春色媚》的来历问一问。
      第二天,李?又被檀彦之请回王府。
      他遇到一件令他惊慌失措的事。
      皇上赐给盛王府,赴宴穿的衣服竟然有两套。
      一套是按照亲王仪制,又遵从毗犀人崇尚白色,而特制的一套白底礼服,以及白玉冠。不用说,这一套是给李?的。
      然而,另有一套,乃是完全按照毗犀随从官仪制所制的纯白色礼服,还有银制抹额,是给檀彦之的。
      这就意味着,皇上要檀彦之列席宴会,并以李?侍从的身份出现!
      “六爷,这怎么会……从前在宫里,陛下根本不愿意瞧见我,为何今日这样的场合,陛下会特准我出席?”
      李?也有些惊愕,可是他也想不通,只是抚摸着自己的那套礼服。
      礼服两肩上绣的团龙纹,两袖上的火、华中等图案,依然那样精致……一切如旧,唯有颜色换了。
      按照仪制,他乃亲王,礼服应该是红色,而浑谷人崇尚红色,在这样的场合,肯定会穿红色的衣服出现。
      李?不由得道:“想得可真周到,如此一来,才能让人记住,我是汉人和毗犀人的孩子。”这算是一种隆重的认可么?
 

第七十二章 天意几时明,圣心亦难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