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章 取笑字不如人,再赴太极宫宴[1/2页]

梨花误 鱼月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善喂蝴蝶,不是在百花之间,而是在草地之上。
      将一种特制的蜜汁浇在草叶之面,令蝴蝶吸食。彩色蝴蝶在莹莹绿草间翩跹,煞是好看,三个人在旁看了好一会儿,因惦记着去接婉贞,这才离开。
      步蘅令清泉去吩咐赵虎与孙荣备车,自己则与知秋回果树院取剑。
      步蘅回到房中,却见外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袱,上面还放了一封书信。
      步蘅急于取剑,并未理会。待去里间取了剑后,回到外间时,青珠与知秋已先后进来。
      青珠一见她,便抚着桌子上的包袱与书信道:“大小姐还不快过来看一看,这可是盛王府派人送来的,让大小姐明天列席宫宴时穿呢!还有一封书信呢!”
      知秋听说,抢步过去拿起信,道:“我先来看一看,盛王给写了些什么!”先看了看信封,上面写着“叶府步蘅亲启”落款赫然是“盛王?”。
      知秋看了这几个字,禁不住“嗤”地一笑道:“盛王人生得好看,字迹却难看得很,还不如我呢!这是给你的情信,必然是用了心在写,还尚且如此。也不知素日随便写的,要难看到什么地步!”
      步蘅笑道:“听闻他母妃从不说汉话,大约幼时是先学了毗犀语,长到一定年纪才开始学汉话吧!汉话本就高深艰难,会写汉字已是不易,难看一些倒也可恕。”
      “你这就开始替他说话了,还不快看一看这信中写些什么!”知秋说着,便要将信撕开。
      步蘅立刻过去,抢下信来道:“不许拆!”又见青珠要将包袱打开,让她看一下衣服,便又道:“包袱也不许拆!这些东西待明日见了盛王,要原封不同地还回去的。”
      青珠听说,连忙停下手。
      知秋则双眼一翻道:“姐,用不着如此绝情吧!”
      步蘅横了他一眼,一言不发,出去接师姐了。
      姐弟二人与清泉同乘一辆马车,由赵虎、孙荣赶着来到寿王府大门口等了一会儿,婉贞果然手持一把短剑出来。
      见到三人来接自己,丝毫不见惊色,直接上了车。
      马车开动之后,三人接连发问,婉贞虽然脸色有异,却只说是来拿玄机剑,寿王给了剑,她便离开了,其它的一概不说。她带出寿王府的短剑,便是那把玄机剑。
      见实在问不出什么来,三人也只得暂时压下疑惑,只是拿着玄机剑看了一会儿。
      玄机剑与步蘅的句芒短剑相比,长大小短都差不多,亦是锋利精致,却不知玄机在哪里。
      不过这其中的“玄机”也只有齐云剑派的掌门可知,他们随口说笑两句,也就罢了。
      第二日的两桩喜事,从大清早便开始了,长乐公主要捡吉时出嫁的,在宫中送别的尽是皇室中人,此时步蘅与知秋不必入宫。两人便与百姓一道在婚车必经的街道旁围观。
      除了上京城中人,还有各地百姓不辞路途遥远,纷纷赶来,很早便开始等着了。
      等了许久才闻得礼乐细细,乐音近了,才看到依仗远远而来。百姓纷纷行礼,虽然人多,却也是有条不紊的。
      因为身在汉地,浑谷王慕容恺遵守汉礼,骑着一匹骏马行在礼乐依仗之后,后面跟着的巨大婚车,上面自然坐着她的新王后——长乐公主李雨滟。
      慕容恺骑在马上,居高临下,自然是直视无碍。
      他眼见周遭围观的人物比肩接踵,且一眼望去个个风雅,穿戴整齐,还有礼有节,足见他们生活富足,身受教化。
      他越看越心灰,暗道,大梁皇帝果然贤名非虚,将大梁治理得如此,又对皇子们严加管教,接位皇子必然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毗犀与之相较,再过百年也不可能占到上峰,选择和亲是对的……
      婚车之后便是随嫁侍女的马车、侍从与嫁妆,逶迤在后缓缓而行,绵延了好几里。
      众人在旁观看,站得腿疼,队伍也未完全过去。
      知秋站得不耐烦,便拉步蘅道:“姐,婚车早就过去了,后面的这些没什么好看的了,咱们不要在这里挤了。”
      步蘅却望着队伍,疑窦重重地道:“知秋你说,那个婚车上坐的,真的是长乐公主吗?”
      知秋笑道:“不是长乐公主,还能是谁?难不成还有人敢鱼目混珠,顶替长乐公主去毗犀!”
      步蘅心头一颤,怔怔地道:“若真的有人鱼目混珠……”
      知秋哈哈一笑道:“这可是天大的事,哪有那么容易。”说着,便护着她的肩膀,往人群外面走。
      步蘅却越发要计较起来,一边往外走着,一边道:“说难却也容易啊!你想,长乐公主可是蒙着喜帕上婚车的。这喜帕一蒙,谁也看不到她的脸庞,只要身形差不多,谁知道到底是不是公主。”
      “那到了毗犀,毗犀王可是要揭喜帕的!这一揭开,不就看到脸庞了,是不是公主,还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步蘅竖起食指,立在他双眼中间,笑道:“你可别忘了,毗犀王可没见过长乐公主

第一百三十章 取笑字不如人,再赴太极宫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