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5章 前往潼关[1/2页]

乱世争雄之掌控天下 当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中守军大部分归降之后,百姓倒是比较安分,虽然他们心中对于蜀军进城多少有些抗拒,不过此时秦军已败,而且数万蜀军控制全城,这个时候除了司马彪的死忠份子之外,其余人等倒是大都比较识相。
      虽然此时已经破城,不过为了安全考虑,贾长文还是建议赵良等到明日一早城中完全平定下来之后再行入城。
      至于今夜,除了将城中守军看押起来之外,长安城中那些跟司马彪来往过密的豪族同样是要清洗一番。
      这些豪门大族基本上都是跟司马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初他们拼尽全力出钱出粮协助司马彪守卫长安城。现如今城池既破,赵良自然也不会放过他们。
      除掉他们不但能够剿除后患,对于之前那些攻城而死的蜀军军士同样是一个交代。
      赵良原本是想生擒司马彪,不过看到王虎臣带来的尸体之后,终究还是叹息一声,然后吩咐暂时将尸体看管起来。
      九月初五,长安城,国公府。
      虽然一众将士昨夜全都出力颇多,不过此时长安城已破,众将还是精神不错的。
      看到众人已经到齐,贾长文开口道:“昨夜一战,司马彪和司马战兄弟二人战死,司马彪麾下大将王龙标和刘虎同样战死。宋之问和田青二人由于逃脱不及,倒是未曾有事,现如今正在监牢之中看押。对于这两人如何处置,还请主公示下。”
      宋之问和田青乃是司马彪的心腹谋士,不过此时司马彪已死,而且赵良麾下同样缺乏人才,所以昨夜清洗国公府的时候,这两人只是被看押起来,并未如同司马彪的家人一般遭遇清洗。
      对于这两人如何处置,赵良开口道:“先将它们看押两天,到时候本王会亲自询问一番,如果他们愿意归降,那就让他们前往益州任职,如果不愿意归降,那就一并杀了。”
      徐明开口道:“主公,昨夜一战我军损失两千余人,一共杀敌五千余人,剩余的秦军基本都是选择归降,现如今城中俘虏的秦军一共有将近三万人,这些降卒如何处置?”
      城中这些秦军皆是司马彪从长安城周边招募的军队,虽然他们迫于形势不得不选择归降,不过赵良却是兵部放心他们继续驻守长安城。可如果此时就将他们调往荆州,赵良又有些担心容易激起兵变,毕竟不是所有的秦军都愿意背井离乡前去荆州大战。
      看到赵良似乎有些难以决定,贾长文拱手道:“主公,眼下凉州军暂时并无任务,主公何不让凉州军暂时负责守卫长安城,然后将城中降卒调往凉州进行宿卫。凉州方面距离长安城不远,想必这些降卒也不会过于抗拒,等到三五个月之后,这些降卒渐渐被我军收服,届时主公麾下岂不是又添了三万助力?”
      按照之前的惯例,这些降卒应该是挑选一番之后再重新整编,不过此时荆州大战即将到来,而且北方胡人来势滔滔,赵良麾下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可用之兵。这三万降卒到底也是真正上过战场的正兵,如果将他们剔除大半,只怕剩下的军士就只有一两万人了。
      听到贾长文的这个建议,赵良权衡一番之后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办吧,不过眼下长安城局势初定,暂时先将它们继续看押起来,过几日之后再调往凉州即可。”
      顿了顿之后,赵良沉声道:“眼下长安城虽下,不过潼关之中还有一万秦军并不知晓长安城的消息,潼关守将张雷乃是司马彪的心腹,你们对于拿下潼关都有何建议?”
      潼关守将张雷乃是司马彪的心腹,而且驻守潼关的一万秦军战斗力并不弱。虽然赵良有心劝降张雷,不过司马彪毕竟是死在自己手上,赵良又有些担心张雷知晓情况之后抗拒归降。
      如果仅仅是抗拒归降倒也罢了,赵良最为担心的就是张雷率军归降刘文起,如果潼关落到刘文起手中,这就等于是将长安城暴露在刘文起的刀锋之下,赵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听到赵良如此一说,徐明沉声道:“主公,潼关乃是守卫长安城的前线,不过作为长安城的东部屏障,刘文起想要西进不容易,我军从长安城出兵前去攻打潼关还是极有可能攻下的。末将以为,主公可以手书一封命人送往潼关,如果张雷愿意归降自然最好,如果此人果真不愿意归降,届时我军再调集大军前去攻打倒也为时不晚。”
      从洛阳到长安之间原本有两座雄关,分别是位于洛阳附近的函谷关和位于长安附近的潼关。不过近几十年天下大乱,洛阳附近的函谷关已

第345章 前往潼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