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强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此刻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犹豫,这不是因为他忽然怂了,而是不得不如此。
温体仁报出的一连串数据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形容都一点不过分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到了这样的地步。
不说兵员的问题,就是单纯说粮饷的问题,户部除了必要的开销之外,只剩下了二十多万银两,用作军饷,只够两个月左右。那么两个月之后呢。如果发不出军饷,岂不是会造成哗变。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过,甘肃驻军就出过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孙承宗的弹压,早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可是,现在他没有多余的银两,更没有崇祯时代的孙承宗。已经是比较凉的天气了。他却不由得额头上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就在崇祯三年的时候,袁崇焕因为通敌罪名被凌迟处死于京城闹市。现在,自己竟然要和大清和谈了吗。
崇祯不是糊涂虫,他十六岁即位,就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全面清理了魏忠贤的阉党,使阉党势力大崩盘,出现了众正盈朝的局面。如果他真的糊涂的话,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此时此刻,他心里非常清楚,宁锦大战后,朝廷已经没有了翻盘所需的军事实力。这时候如果再动刀兵,唯一的结果就是加速大明王朝的灭亡时间。
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和张献忠四处放火,很显然,这个时候无论是什么原因,和谈都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一旦达成一个短期的协议,就可以熄火罢兵,修养生息。
可是和谈,这两个字看起来轻飘飘的,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说的出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舌头底下能够压死人。崇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很可能被朝臣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这就是当皇上的不容易。
崇祯问温体仁:“爱卿说说看,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尽管说,今日言者无罪,爱情不需要顾忌什么。”
温体仁是一个不沾上毛都能比猴子还精明的人,这个时候明显看的出来,崇祯是想争取内阁的支持。但这时候自己如果挺了这件事,说不准事后就要背这口锅。但是这口锅实在是太沉了,自己这个小身板不一定能够背的起来。
任何事情上,作为内阁首辅,都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但这件事上,别说是温体仁,恐怕就是换了当年把持朝政几十年不倒的严嵩都不敢随便插话的。
温体仁沉默了半晌才说:“此等事情,臣下不能自专,皇上龙意天裁”。说完就跪下磕头,一言不发。
看着下面跪着的温体仁,崇祯心里连骂娘的脏字都有了。什么皇上说了算,臣下不能自专,如果不是这种背锅的事,你们哪个自专的事情也不算少,怎么遇到这事了一个个的就成了懂事的臣子了。真是岂有此理。
但是想想,他也没有发火的理由,只好说:“那爱卿就先下去吧,朕要好好的想想,明天你再进来见朕”。
温体仁巴不得现在马上离开,连忙行礼后,退了出去。看着他出去的身影,崇祯重重的吐了一口气,把刚才那句没有骂出口的脏话给骂了出来。
此时的山海关内,凌小云还在练习他刚刚学到的剑术和箭术。祖天吉的确算是一位好老师,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本事全都传授给了凌小云。
作为关宁军的老兵,祖天吉的杀敌本领没有什么好看的花架子,但是非常实用
第11章 言官抗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