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从一个低品的武官能够跟着侍郎做书办,那是一种极度的瞧得起,凌小云本该感恩戴德的,没想到他连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的拒绝了。
凌小云的拒绝,让吴三桂也吃了一惊,他也没有想到,凌小云会这样的回答一个准备提拔他的人。但是这话,实在是无可辩驳。
李仲章觉得有点没有面子,他说:“你可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用句俗语说,叫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凌小云丝毫没含糊说道:“承蒙大人错爱,卑职实在是惶恐万分,也倍觉知遇之恩难以图报。但卑职实在不愿意离开前线,大丈夫生在这乱世中,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这辽东镇正是用武之地,哪怕是马革裹尸,也是心中情愿,还望大人能够理解。”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仲章实在也不好强求什么了,他说道:“少年英武,志气可嘉。如果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如果年轻人都像你这样,何愁国家还有什么不靖之事,武将军,你说呢。”
吴三桂仿佛也很感慨,点头说:“李大人说的是,好男儿当如此也。小云,你先下去吧。”
看着凌小云的离开,李仲章忽然觉得,这山海关果然是龙精虎猛之地,就凭着这志气,这趟就没白来。皇上这一趟,花了十万两白银,牛羊几百头,换的如果是山海关都是这等士气,自认是值得的,而且是赚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的也都算是差不多了,李大人决定休息了。他对吴三桂拱拱手说:“吴将军,今日生情相待,多有感激,我也不胜酒力,就先回驿馆了。”
吴三桂摆了摆手让亲兵们都退下去,旁边作陪的两名副将也都推辞说要小解出去了。这时候他才说:“李大人,我听说您也算是鉴别古董的行家了,我这里有一张字帖,请您鉴定一下。”
这李仲章是进士出身,对于鉴赏古董不说是行家,至少不是门外汉,现在酒酣耳热的时候,说是有字帖要鉴赏,倒也是一件风雅之事。吴三桂拿出一张纸,叠着递给了李仲章。
看到这纸是折叠着的,也不是什么好纸,不像是宣旨,倒像是个小纸片子。打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却也有点迷离,揉了揉眼睛,最终确定下来。这哪里是什么字帖,分明是见票即兑的五千两银子的龙头银票。
凭着这张银票,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票号钱庄马上就兑出五千两的现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要知道,在当时没有所谓养廉银子,一个正三品侍郎一年的官俸也就二百两不到,加上外官孝敬的冰敬、炭敬,也不过就是八九百的银子。现在吴三桂倒真是不小气,一伸手就是五千两。这是李仲章五年多的收入了。
他现在不知道吴三桂到底是什么用意,看着吴三桂,想听他下面说些什么。吴三桂却淡淡一笑说:“李大人,这字帖您且收下,我吴三桂是个粗人,行伍出身,只会带兵打仗,这好东西在我这里也糟蹋了的。”
李仲章此人,其实
第18章 钦差被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