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忽然对多尔衮说道:“不知道王爷对此人有什么看法?但是我料定,此人断然不会归降大清,他甚至不愿意顺从南京的那位福王。他手现在就是有一股行王道持正气的想法,想要为崇祯皇帝尽忠死节罢了。”
多尔衮说道:“此人如此英雄豪气,断然不能容他做大,趁着他现在还没有成什么大的气候,要一鼓作气将其灭掉。如其不然,终将对我大清朝廷是一种隐患。”
对于多尔衮的这种回答,似乎也在吴三桂的预料之中,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王爷圣断,既然如此,末将这里倒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王爷考虑是否能够答应。”
多尔衮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怎么会想不到吴三桂此刻要说什么呢。他对吴三桂说:“吴将军,莫不是想要告诉本王,不要让你去作为打凌小云的开路先锋是吧。也免得你在天下人之间丢了信义,弄得个灰头土脸。”
这话绝对是诛心之言,也正是吴三桂心中所想,他被多尔衮戳破心事,不禁脸色一红,低头不语。
可多尔衮没有容他说下去,就继续的轻声说道:“吴将军呀,你归顺我大清,虽然说道义上说得过,是打李闯为崇祯为皇上报仇。可是之前大清和大明也是仇敌。如今凌小云既然这样,那么派你去征讨他,也是名正言顺。毕竟如今你是我大清绿营之统帅,说句最难听的话,哪有想入伙而不缴纳投名状的呢。”
吴三桂十分的惶恐无奈,他被多尔衮说中的这番心事,确实是心底之中最为隐秘的部分,可是竟被剖析的如此干干净净。
他红着脸对多尔衮说:“王爷,您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去做了。请王爷放心,我吴三桂既然归顺大清,就要对大清竭尽忠诚。闯贼一旦城破,我吴三桂愿意首当其冲,率部拿下中前所,生擒凌小云,现给王爷处置也就是了。”
看到吴三桂立起这样的誓言,多尔衮也不禁动容,他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说:“吴将军,志向壮哉!如果真的如此,那本王就正式的向皇上上表,钦封你为顺义王,从此与我大清共享富贵,裂土封疆。”
放下这里暂且不提,中前所内的凌小云,现在也正在筹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在偷袭山海关成功以后,又逢何洛会运输军粮过地被烧。
中前所城内的士气,正是最为高涨的时候,凌小云整军经武,要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周笔耕此时跃跃欲试,他献计说:“这个时候吴三桂和多尔衮正在前方和李自成相持不下,旷日持久。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以骑兵在背后突袭,肯定会给他们致命一击,至少也会让他们有所肉疼。”
但是这个计策被史逸文给否定了,他对周笔耕说:“周大人,如果说我们城内有数万精兵的话,你这个计策是可以实施的,我们出兵两万,就可以在他背后来一个杠上开花。可是现在我们城中兵不过万,守住城池,对于来犯之敌给予痛击,这是我们的优势。而如果主动出击,那么我们的兵力实在就捉襟见肘了。”
史逸文说的完全有道理,周笔耕长叹道:“是呀,我真的忽略了咱们的兵力问题,经过几次招兵,咱们的兵力仍然没有超过一万人。显得实在是太少了,其实以我们现在城内的粮饷储备,就算是招三万人,也足够养得起,完全不会因为这个而产生压力。既然这样,我们何不继续招募一些新兵进行训练。”
自从成为后勤官之后,张祥基本上没有直接出战的机会了,但是他现在更觉得自己的岗位的确重要,因为无论是招兵养兵还是修缮城池,都离不开后勤的作用。
他也说道:“史大人和周大人都说的没问题,咱们的后勤已经十分的完备,尤其是卢姑娘到来之后,我们的医疗小队也开始逐渐的在建设之中。现在我们有开垦的田地有三百亩,畜牧也有很大的起色,我们的士兵,现在基本上每隔能吃到肉食,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在其他的部队里是做不到的事情。我在这里向各位大人保证,不管咱们招募多少士兵,哪怕这里招募五万名士兵,我们的后勤保障也绝对能够跟得上,请大家放心。”
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些吹牛说大话的成分,但是也看得出来,张祥这名后勤官是十分的称职,而且十分的霸气。
三百亩的田地,最多每年也就是能够生产不足四十万斤粮食。如果是在招募五万名士兵的话,现在的后勤力量只不过能够五万士兵们半月的吃用。正是因为现在士兵不过七千,后勤才显得充裕,而且因为有强大的后勤储备作为基础,暂时张祥没有太大的压力。
中前所不过是一个小城,它的人口承受能力和田地方圆都毕竟有限,张祥现在能够开辟出三百亩田地来,已经是十分的不容易了。
&n
第89章 再次扩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