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伤员来,凌小云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一个卢灵玉在这里。也正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在这里竟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医疗小组。
也从此让是中前所的士兵们不再惧怕受伤,因为无论是轻伤重伤,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医治和照料?士兵们觉得这个女子就像是一个大姐姐一样,随时能够照顾自己,他们把他视作亲人。
凌小云终于进入了梦乡,不久就打起了均匀的鼾声。在旁边看他茶饭不思的亲兵们,此刻也终于心里的石头落下了。帮他披上了一件披风。
城外的吴三桂正在考虑是否发动夜间突袭,可是这个想法最终最后被他自己给否定掉了。因为吴三桂知道,要说突袭,凌小云应该算的是个中能手了,所以他肯定不会让人在这方面占这个便宜。
所以吴三桂和凌小云互相之间这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成为他们对于对方攻击的杀手锏,高手之间的对决有时候就是这样,靠的就是对彼此过分的了解。
有时候可能也就是这样,朋友之间就算是再推心置腹,也应该有所保留,的话一旦翻脸成仇,那就是对方一剑封喉的契机。
不过显然,凌小云和吴三桂,当年虽然说有些惺惺相惜之感,却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没有到达那种深情厚谊的程度,只不过说的上是互相欣赏。
或许对吴三桂和凌小云两个人来说,这都是他们互相之间的幸运。不然的话,如果他们身份相当互相了解的太深,这一次的对决真的就是一次凡尔登绞肉机了。
吴三桂与何洛会两个人都没有太多话说,何洛会看着忧心忡忡的吴三桂,也知道他对这次战斗的结果有些迷茫。吴三桂是一个聪明人,他有两万的士兵在前线,第一天的攻击损失了不足千人,而凌小云一方,损失大概有五百人以上。
也就是说,在损失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吴三桂的士兵还要损失的更多一些。完了,这不能是说吴三桂的士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是因为守城一方有天然的地形优势。可不管怎么说,如果说这样对耗下去,哪怕把凌小云城内的两万士兵全部对耗干净,那么吴三桂也很可能是最早的打到全军覆没的那个人。
这个恐怕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吴三桂把自己的家底都打没了,那么他在清军一方,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最怕的就是多尔衮的卸磨杀驴。
这才是他最为纠结的地方,他和凌小云本不是仇人,只不过是因为理想不合,现在两军短兵交接,各自对耗。何某慧虽然带着几千士兵,名为助战,却一直没有出手,他的几千士兵实际上起到了督战队的作用。
在这样的纠结之下,吴三桂内心很是迷茫和惶恐,可是他又不想让任何人看出来。心事勿让人知,是作为一名大将的最基本的素养,在这一点上吴三桂做得非常到位。
但是不管怎么说,次日,战斗还是继续的进行了下去。再一次兵临城下的时候,吴三桂的士兵去发现,凌小云又在玩儿之前的老套路,完全没有任何的一点儿新意。
但是这些老套路,确实真的很好使。因为吴三桂像中前所的方向派出了警戒哨,所以如果说在绿营兵来的路上埋设地雷等物,一定会被发现而有所防备。泼洒一些松油之类的易燃液体就好多了,不容易被发现。
吴三桂士兵们来到城下,正准备攻城的时候,却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他们猛然意识到,明军要使用火攻了,这个计策是凌小云之前多次用过的,甚至何洛会也尝过这个苦头。
正在吴三桂要与何洛会商议撤兵的时候,事情已经来不及了。一把把的火把从城头就这样扔了下来,地面之上顺势就成了一片火海。烧的人喊马斯喊爹叫娘。
还没等吴三桂多说话何洛会已经对这个火十分的敏感了,他大声的喊道:“撤退撤退。”
清军的撤退路上,因为马被惊吓了,人也十分慌乱,所以难以保持有效的队形,被马踩死的,被人挤死的,被火烧死的,这种非战斗的士兵减员,竟然超过了二百人。而明军除了损失了点油,都没有一兵一卒的伤损。
清军退兵之后,凌小云和自己的军官们说:“像这种办法只能用一次,下次清军肯定会有所防备的,而且这次退却,也只能给我们争取最多半天的时间,吴三桂马上就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我太过于了解他了。”
但是军官们看着刚才清军的狼狈样子,早已经喜上眉梢。他们心里知道,凌小云之所以不和清军正面的短兵相接,而是使用这个办法,是想告诉大家:清军也是人,也怕火烧也怕刀剑,没有什么值得胆怯的地方。大家也都领神会了凌小云的良苦用心。
凌小云布置了前方的一切防务,然后准备到后方去看一看自己的伤员们。张祥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后勤官,他为伤员们准备了五十间伤病员宿舍。都是按照最好的条件来布置的。
每一个伤病员都有专人照顾,而且现在战斗医疗小组和护理小组都非常的到位。卢灵
第99章 顽强坚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