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扬的功夫顶顶好,寒暑春秋,训练从不断歇。这些天天在家里享受美食、美人坐拥的卿大夫,得祭国声名庇护,已经过了数不清的安稳日子,早就忘了还有“御射”之说。打得过才怪了。
听得众人又开始吵: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世子怎可儿戏,枉顾人命?”
“世子开不得玩笑啊,这打架斗殴的事,是市井强盗才用的手段,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那风扬巴不得把我祭国的人都杀了了事,世子这般不负责任,张口就来,将国家和人民置于何地?”
……
说姬足不负责任、儿戏,就是说太傅没有教好。
姬足问:“太傅在时,你再来说这话。不然,本世子帮你将太傅叫回来,如何?”
“世子,风扬此人不是我祭国之人,难保有没有异心。臣等肺腑之言,天地可鉴!”
“世子听不进劝言,以后如何为君?我等忠心耿耿,废寝忘食,还敌不过一个端茶倒水的御仆重要吗!”
这些人一再讽刺风扬自愿降为御仆,实际还是对司马之位志在必得。
姬足哪容得人这样污蔑风扬,终于忍无可忍,摔了他的大金杯。
“打不过还要硬抢,谁给你们的脸?”
金子软,落地磕碰,立即变了形。也不知有意无意,正好滚到司寇脚边。
司寇吓得跪在地上,生怕自己露出端倪,劝道:“世子慎思啊!司马一职关乎社稷安危,人民安全。擅自调整,会引得军中动荡。”
“世子要掌军,可等君上回国后再做打算。”
姬足冷笑:“我偏要呢?”
“君上已经下令,只要世子及冠,便归政于世子,世子何必急于一时,令国中不安?”
姬足强忍怒气道:“本世子做了什么,让国中不安了?”
“自古以来,从无小儿坐朝堂的先例。厉王十二年,国人暴动,召穆公以子相替。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十四年,最后也还政于宣王。我大周礼乐之邦,万事都遵个规矩,还请世子让权!”
“臣以为,世子应当相让。郑伯东迁时,三年不在朝中,也是公卿之臣在朝中共同筹谋,才有了今天的郑国。世子尽可信任臣下,臣等定不辜负世子一番苦心。”
“我祭国世族从立国开始,便同气连枝,同甘共苦。多少年都过去了,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怠慢。世子为储君,难道就不能信任臣等?”
……
以史鉴今,还是说的让军权的事,目的从始至终未变。
可惜,众卿打错了算盘。姬足软硬不吃,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这招劝慰,在姬足看来,比屁还不如。世家仗着势大,以为可以左右君权,对固守成规的祭伯,或许管用。
姬足算着,时间差不多了,频频望向门外,等待着宫外传来的消息。无奈身高太矮,被众卿挡着,看不见门外的动静。
门外突然出现的人,羽看得清楚,躬身一礼,代表时机成熟。
姬足嘴角终于扬起真诚的笑意来。
“呵!怕是不能如你们所愿了。”
一切准备就绪,姬足听够了,不打算再忍,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羽紧随其后。
众卿立即跪下,不敢比世子高出一头。都在暗自琢磨,世子体内的邪魔,到底被太傅镇住了没,不会突然放个大招,秒杀众人吧?但为什么闹了这么久,世子一个八岁小娃一点都不着急,也不害怕?现在,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分明是掌控了什么事……
不确定邪魔是否离开,众人心中又惶恐起来,不敢再说军权。
“世子三思啊!”
“请世子三思!”
……
东宫中,跪了一地人,只有姬足和羽还站着。
姬足
第41章 42死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