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章 72秦始记事[1/2页]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武公在大寝接见了公子吕。
      一国君王,不带玉冠,不朝天子时,寻常皆以布带束发。公子吕每见此景,便暗自反省,不敢僭越,哪怕郑武公从未提及过相关一句。玉案之后,郑武公撑着头,正在翻看竹简。公子吕知道,他哥每每这副模样,就是有烦心事了。
      “君上,臣有负所托,特来请罪。”
      “子封快快起来,你拿了祭国世子来见,已是大功。”郑武公起身来扶,牵着公子吕到玉案边坐下,递给他一册竹简,“寡人给子封看个热闹。”
      到底君臣有别,公子吕一直恪守此道,才换得兄友弟恭。如今而立之年,更明白轻重,狐疑之下,还不肯展开。
      郑武公站在公子吕身侧,指着竹简,催促道:“看看,热闹得很,优戏似的。”
      “这不是诗么?”公子吕一边看,一边迷茫道,“《卫风?硕人》,去岁,卫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啧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句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卫公倒是对庄姜,很上心!”
      郑武公捻须一笑:“你看错了。”顺手拿起一旁挠痒痒的玉如意,指着竹简道,“看这行小字。”
      “秦国史官记的?”
      “恩。”
      公子吕脑海中有一线灵光闪过,快得抓不住,还是茫然:“这是何意?”
      郑武公叹:“秦国设史官纪事啦,从前,秦国是不设史官的。”
      “臣弟愚钝,请君上赐教。”
      “秦国是在示好。”郑武公淡笑,“去岁,秦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便是亲近天朝之意。然,二王并立,岐东之田又在宗周附近,归来的田都被余臣接手,与我们并无益处。秦公师从成周,怕引宜臼误会,于是换了这种曲线方式示好,以表忠心。”
      公子吕还是转不过弯来,听郑武公一说,更是一头雾水:“卫、郑、秦、晋四国,皆师从成周。秦国对卫国示好,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啊,更代表我四国联盟之稳固,君上为何还愁眉不展?”
      郑武公长长叹了口气,有意提点:“诸侯林立,暗中手脚不断。子封不妨作细想,秦国讨好千里之外、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卫国,为何不讨好晋国?说起来,秦晋还是比邻,若遇戎侵犯,还能相帮。”
      “想必……是秦国觉得卫国传承之久,在天王面前更说得上话?”
      “非也,此乃其一,不作其解。”郑武公摇头,“当年,宜臼已暗中将?岐之田,分别赐予秦晋了。秦国来还岐东之田,那晋国当如何自持,岂非也要归还?田?我晋郑为兄弟,少不得受此牵连。此番又割虎牢,难说是否有此关系,局势更难明了。”
      公子吕还是抓不住重点,只惊道:“怎能如此!宗周那边倒是开心了,晋国那边定是不允的!君上在担心,秦国和晋国要打仗?”
     

第71章 72秦始记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