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寝中,彩雀正在为武姜捏腿。原繁去认错的消息传来,武姜气得捏皱了裙摆。
彩雀劝道:“夫人莫动气,自古嫡庶分明,君上不会因此看重他的。”
“我明白,但我就是忍不住气。君上几时将‘为父挂在嘴边,哪怕是对?生和段儿都不曾有过!既然君上有意为以后打算,立嗣的事,早晚会被摆到明面上来。宗族公卿的鼻子灵得很,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趋之若鹜。我是怕吾儿日后因此受了委屈和怠慢,倒不是见不得原繁。”
哪个女人愿意将自己的丈夫与旁人分享?哪怕只是个影子,也让夫妻情分生了嫌隙。
彩雀心中明了,只劝:“君上想看重的,是兄友弟恭,举家和睦。天子治国,诸侯理家,祖训如此啊。况且,公子们还小,此事再过几年,等公子们舞勺之年(14岁),再议不迟。”
“再过几年……”武姜担忧道,“再过几年,泄驾、子封、边父,都老矣。未来,还是这些孩子们的。君上要稳固社稷千秋,已经开始从幼子中培养人才。我,又怎么能坐以待毙呢。”
“夫人的意思是,君上看重公子原繁,要培养他为肱骨之臣?”
武姜眼珠一转,捏着裙摆的手骤然一松:“原繁性子刚烈执拗,没人点拨,想不明白君上罚他的缘由,更不会去认错,还说得头头是道。君上真正看重的,是那祭足。祭足在原繁院子里呆了好一阵的,想来,是祭足的规劝,原繁听进去了。”
“祭国世子?”彩雀手中力道一顿,“祭国世子以后要承袭爵位,不可能放着一方诸侯不做,来我郑国为朝臣吧?”
武姜淡笑:“就祭国那点地方,呵,迟早守不住。”
“夫人说得是。”彩雀不敢接话,只继续帮武姜推拿着腿上的经脉。
“带公子们去与原繁亲近,也好随了君上的意。以后也警惕着些,别让底下那些惯会揣测君上心意行事的人,钻了空子。免得说,我这个君后,刻薄庶子,传出去不好听,对?生和段儿的前途也没好处。”
彩雀听得明白,乖巧应道:“是,婢子会盯着那些安排庶子衣食住行的人,免得怠慢了公子原繁,让君上烦忧,倒怪起夫人来,受无妄之灾。”
武姜嗔怪道:“就你贴心,我说一句,你能想出十句来。”
“蒙夫人不弃,婢子自当分忧啊。”
武姜心情转好,又吩咐了两句,才歇下。
转眼,进入十月下旬。
气温骤降,云层厚得都压在了屋顶上。
祭国又送来一批物资,主要还是织皮、羽绒、丝绸等过冬的衣物,又给郑国送去了牲畜、粮食、玉器等厚礼。其中一部分,纳于两国邦交,示意友好;另一部分,留给姬足自用,免得在郑国短缺衣食受苦。
玉府和天府收了礼,便将姬足那部分,由内府转送来小院。一时间,拆去青铜漆器,满屋金灿灿的,哪怕屋里只有一盏微弱豆灯,也不觉得昏暗。
风扬捧着着雕花金豆,递到姬足面前,笑道:“世子在东宫惯用的物件,都送来了,用着顺手,看着也像个家,不那么别扭了。只是,库房堆得满满当当,锁着的老物件,世子准备如何处置?”
&nb
第95章 96亲自上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