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103厉王暴政[1/2页]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诸侯理家,诸侯封地上的大臣,都紧着自己一分二亩地操持。诸侯指哪,他们就打哪,对天朝局面,知之甚少。就如祝氏这般传承千年的大世族,也未见得能窥见多少隐秘。国和家,成了一个清晰的分水岭。
      候伯之位世袭,诸侯为了培养合格的继承人,倾力教导子嗣。能得正统者,天朝隐秘自然不会少听。东周以后,篡位夺权的不少,这些口口相传的秘辛,也就越来越少。当然,这是后话了。
      泄驾是最早追随郑武公的臣子之一,公子吕为上卿后,泄驾退居次卿理政,知情识趣,深得郑武公宠信。细作的事情,牵扯到往日的天朝格局,郑武公要肃清国内,不得不做出解释。
      郑武公紧了紧宽袍,似乎有些冷,连带面上,也蒙了一层寒霜:“诸侯世袭,日渐势大。厉王好利,实则是九府空虚,缴的粮越来越少。施行‘稼穑之制,便是要借发展农耕,来充斥九府。宋国是最早施行这一农耕技术的,凭这技术,皇父得位列司徒。厉王暴政,实则是想施行改革啊。”
      宋国就在郑国以东!
      泄驾听得汗毛倒竖:“宋国?”
      郑武公喟叹:“宋国殷商后裔,三恪之一,当年殷人的技术,还有遗存的,便要去宋国寻了,能改良农耕不足为奇。但也因厉王急切,在准备未充足之时便强横推行,操之过急,引得诸侯群起而攻之。为了震慑诸侯,遂有三监之卫巫,监视私下议论朝事之人。只要卫巫上报过厉王的,都被一一诛杀。此残暴之举,最终导致国人暴动。”
      此可谓时也命也,出发点是好的,最后没掌控住全局,反而满盘皆输,令人唏嘘。
      泄驾反应奇快,立即将郑武公的话和细作联系了起来,问:“杞国尚小,依附陈国,而陈国比邻宋国,杞、陈、宋三国,号称三恪。君上的意思是,如今我郑国作乱之人,是三恪和卫,四国在暗中使绊子?”难怪姬足说地方错了,要防这四国,调查便要偏重东面和北面。
      “未必不可能。”郑武公沉了脸,“寡人为天子叔父,他们自然不敢轻易招惹。如今京城百稚,寡人惹宜臼忌惮,这四国就在比邻,欲除我郑国而后快,地就是他们的了。”
      泄驾大惊:“可卫国亦是姬姓,和殷商后裔搅在一处,能得什么好处啊?都过去几百年了,他们还想重建殷商?”
      泄驾还有话没说完。当年东迁,郑武公三年不在朝中,而在卫国,不知受了什么待遇。郑国上下,对这件事避讳莫深,不敢轻易提及。
      卫国受封,便是因为管叔鲜治理商朝遗民而立。卫国和三恪,关系自然非比寻常。郑武公被困卫地时,恰是卫武公在世时。要知道,卫武公活了九十五岁,厉王暴政的时候,他已有五六岁了,是开始懂事的年纪。种姓制度下,能为周厉王器重左右,自然不是庶民凡夫,必是公族贵胄!
      那么,“卫巫”这一组织,和卫国到底是何关系?泄驾如此一想,便更觉得卫国不怀好意,烤着火,背脊上却出了冷汗。
      “殷人为奴三百载,早已不成气候。我姬姓公族遍布九州,又岂是它三恪之国可比拟。说到底,也不过

第102章 103厉王暴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