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113三监之乱[1/2页]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风扬思索道:“三监,是为了管制殷商后裔而设。管叔鲜当年为三监之一,和殷商后裔多有接触。前有三监之乱,后厉王时,又有卫巫为三监,行残暴之事。”风扬惊道,“世子之前说过,郑公忌惮东部北部,更甚成周……这,这事看来,和卫、宋、陈三国,甚至殷人,都脱不了干系啊!”
      姬足深深吸了口冷气:“父亲的死,如今看来,另有隐情……这尹铮,得好好查查!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
      害他妹子不满两岁就成了孤儿,害祭国国内不宁,害他出奔郑国……这仇,怎么也要算清楚。
      风扬对历史,比姬足更清楚一些。只简单应了句“是”,接着打了个寒颤,顿时觉得贴身的?衣,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姬足见风扬脸色有异,好奇问:“叔扬想起什么事来?”
      “世子……”风扬艰难咽了口唾沫,“当真料事如神!”
      姬足一脸茫然。
      风扬也做了个和姬足类似的动作,深深深呼吸,直到觉得心都被冷透了,人也完全冷静下来,才开口道:“尹氏,在厉王和宣王时期,也出过一个大人物,恰是卫国人。”
      姬足脱口而出:“尹吉甫!”
      风扬点头:“??姓、兮氏,轩辕之后,封于南燕。而南燕,恰在卫国和宋国之间。尹吉甫虽是卫国人,却和南燕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当政和卫巫同一时期,是否对卫巫真的不知不顾?他在世为忠义之臣,但他去世后,后人因为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否还能遵守祖训,传承家业?南燕灭胙国的阵势,可不含糊。”
      风扬笃定道:“如此一观,尹铮确实可疑。就算他没问题,他身边的人,也一定会出问题。”
      姬足强调:“凡世族,都有传承记载。还有一支尹氏,也不可小觑。‘尹佚之后,作册尹。宜臼东迁时,尹氏获封尹邑,是太史寮的长官。”
      作册尹,也称为太史,负责为周天子起草文书,主持策命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职。而尹邑,就在河南宜阳,离郑国也很近,是畿内国。
      姬足自言自语:“这一支,更麻烦啊!听命于宜臼,便有可能和卫宋扯上关系。真相,更扑朔迷离了。”
      到底是谁在郑国和祭国之间捣鬼,一时半会儿查不清楚。子都和姬足的矛盾,却因为这场宴席,第一次摊于朝臣面前。
      众卿对公子吕的性格十分了解,这是一个忠于国君的良臣,只听令于郑武公行事。而子都年纪尚小,初涉朝政,也没多大影响力。介于郑武公对姬足态度暧昧,并没有谁因宴会上的纠纷而选择站队,为难姬足。
      除了尹铮……
      尹铮跟随子都入郐,算是子都的属下,顺理成章住进了上卿府。宴罢回到府邸,子都被公子吕训了一顿之后,闷闷不乐。尹铮少不得出言安慰,引经据典,说周文王忍辱负重,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类,正中子都下怀,被子都引为知己。子都并没有发现,尹铮格外了解他,三言两语就能挑动和抚平他的情绪。
      次日,
      因宫宴风波,公子吕被郑武公召见,说的,正是尹氏的事。
      郑武公问:“子封,尹铮其人,你可查证过?”
      公子吕答:“查过,是宜阳尹氏,非南燕尹氏,和卫国没什么关系。”
      郑武公眉头没松,反而皱得更

第112章 113三监之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