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笑道:“行吧,你说你不去,你倒是给寡人找出个合适的人来。不然,这差事,还真非你不可。”
“尹铮。”
郑武公嘴角一抽。尹铮是细作,这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没说明了而已。让尹铮去,这不是把晋郑两国的筹谋,也泄露了出去吗?万一被秦国和卫国抢了先机,还如何在宜臼面前刷好感呢?
郑武公轻咳道:“你倒是会找人,他欺负你妹妹,你这是公报私仇吧。”
姬足格外坦白:“报仇是肯定的,我又不会任人欺负。不过就事论事,他确实最合适。”
“说吧,你能言巧辩,寡人说不过你,寡人就听着你说。”
“甭管宜阳尹氏效忠谁,得了消息,一定会传出去。传到宗周也罢,传到成周也罢,郑公正好借他传递消息摸清他命门。擒王也不急于一时,他传错了地方,郑公便按兵不动。这样一来,尹铮就成了幕后之人的废棋。不等郑公动手,说不定有人先下手为强,何乐而不为?”
姬足淡淡一笑:“若他传对了地方,正好挽回郑公在宜臼心中的形象。大事一成,定有回报,收回虎牢指日可待。”
这结果,确实很诱人。
一来,可以轻易解决细作的危机;
还有一点,姬足没有明说,但郑武公心中清楚。就算余臣知道了晋国要动手,向秦国和求助。有晋国和郑国联手,卫国帮不上忙,单秦国,根本无法抗衡成周王师的兵力。
再说,以秦国谋利的初衷来看。宜臼是将岐田早就许了秦国的,洛园离宗周远,宜臼登鞭长莫及,岐田之地更可能被宜臼作为顺水人情,赐换给秦国。
擒王的事一旦揭露,余臣只能坐以待毙,数着指头过日子了。
郑武公再细细掂量,尹铮如果是宜臼的人,那可更好。擒王之事,就成了宜臼下的命令,和他根本没有关系。好处他还能得,责任也瞥了个干净,真是锦上添花了。
姬足告辞后,转头去找了原繁。
今日雷雨交加,原繁并没有去中军校场,只在走廊上将扎马步等动作练了。这时候消遣的项目不多,原繁不爱附庸风雅,对六博、优戏等没有兴趣。没人陪着,连投壶也没了兴趣。
原繁坐在门槛上发呆,内竖就伺候在一旁。
“公子别等了,今日下雨,两位嫡公子怕是不会来了。”
“是啊,?生说过,每次下雨,君夫人都会在殿里温酒去湿,和他们谈天说地,教他们识礼辩事。有时候,君父也在……这时候,小寝里一定又温着酒,欢声笑语吧。”
内竖不敢接话,只道:“公子,先进屋,小人这就去令人生了火,温了酒来。”
“听说,前些天,?生为了讨好君夫人,还亲自去梅上扫雪来煮茶,又捣鼓了一道腊梅花做的菜。那片腊梅,是从鄢地移栽的精品,想必滋味也好得很。”
内竖缩了头。
“母亲就是在鄢地去的,也不知道,她去世时,是否见过这些珍贵的腊梅花。”原繁自言自语道,“许是不曾见过吧,那时,腊梅早都开过了呢。就算尚在人世,也只是个娣妾,君父是不会为一个娣妾花心思的。”
“公子,您这是冻着了,去暖暖身,事情就过了。”
“小时候,母亲每到雨天,就会给我讲‘计蒙的故事。计蒙人身龙脸,时常在漳渊嬉戏。据说计蒙在山中出没,必定会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才是入山的良机。”
又快到三月,母亲却不在了。他是庶子,父亲再宠他,也只为了让他辅佐?生。这似乎是不公平的,从最先开始,他就没有一丝机会。特别是最近和?生走得近,这种感受越发明显。同是五岁时,郑武公如今对?生的教导,和他五岁时迥异。
原繁心中患得患失,一面是?生对他的救命之恩,一面是被?生夺走的宠爱。对母亲的思念,冲得原繁鼻头发酸,心中沉甸甸的。
内竖笑:“这个小人知道,计蒙在光山,蔡国境内。公子怎么想起蔡国的事来?”
第135章 136掌讶人选[1/2页]